一个瘦小伙,每日奔波于乡镇间。几年时间, 七十多个村,进万户,这么大的工作量,要有怎样的执着精神才能支撑下这种行为?“地毯式”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直接询问、间接拜访、迂回询问、理念沟通、理赔介绍、重点走访,随着拜访的层层深入,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走访办法。他的这一创新,不但重塑了保险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他就是新华保险莱芜中心支公司金鹰部王元甲主任。
从不认可保险到加入保险行业
曾经,他是一个摒弃保险的人。他的表姐曾是一名保险营销员,想为他的父母做一份人寿保险,被他拒绝了。因为家境优越,感觉灾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算发生了,也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1998年的一天,母亲因为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不幸患上癌症,通过积极治疗加各方面的调养,生命仅仅维持了两年的时间。母亲刚刚离开不久,父亲查出淋巴癌,不久于人世。父母亲的离开,把他们一家人拖垮了,再优越的家庭,高额的治疗费用是他们没有想到,也是承受不起的。父母的离去,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悲痛和为治病四处借的债。那时他才21岁。对没有为父母买一份疾病保险感到深深地内疚。
2003年,他处理完父母的后事,第一时间,来到了保险公司,想加入这个行业。“我要为别人送保障,要让保险造福更多需要的人们”,这是他的想法。那年他24岁,因为接触的人群太少,没有市场,保险公司没有接纳他。直到06年,有幸认识了现在他的主管,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新华保险接纳了他。起初,大家都没有看起这位瘦小伙,认为他是一时冲动,干干试试,没想到,这么一干,就是八年。
开拓农村市场,他有自己的专属办法
“感谢小王,有个保险,我治病,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说话的是辛庄镇乔店村的一位村民。她是一位老妇,不识字,但认保险。她认同王元甲主任,更认同保险。
王主任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自小从农村长大,了解农民生活,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现在的农村人都有钱了,不愁吃穿,但是他们怕病怕灾,他们想着保命保钱。”这就是他的动力。开拓农村市场的动力,为更多百姓送保障。
王主任展业方式是一村村、一户户的拜访,边聊天边聊保险,在笑声中就能把保险理念轻松地与村民沟通。针对有意愿购买保险的准客户,他更是慎重的为其讲解保险的各种责任与条款,让村里人明明白白买保险。王主任的一个客户,在购买保险后一个月,患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手术后,客户找到王主任,要求理赔。根据保险条款,一年内的疾病是不予赔付的,一年后按比例赔付。客户明白,但是感觉自己花钱买了保险,就要理赔,再三要求王主任办理。王主任没有别的法子,只能耐心为客户讲解,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前前后后去了客户家里六次。第六次的时候,客户感觉到王主任的真诚,也感到自己有些理亏,主动放弃了理赔。两年后这位客户再次患疾病住院,出院后,按照保险条款,这次疾病在理赔的范围内,并且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直接来保险公司办理。王主任争得客户的同意后,全权代理了客户的理赔手续,包括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两周后,王主任把理赔款送到了客户手中。“保险,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不能说赔就赔,按照保险的责任,该赔的一分部会少,不该赔的一分也不会多,这就是保险,实实在在。”王主任用行动诠释了一切。让村民对保险有了真实的认识。
村子里有一个王主任的客户,家属得了病,打算去市里看病,因为旅途遥远,交通工具不便,一拖再拖。王主任得知后,二话没说,开着车去客户家里,接上病人,来到市医院就趁。到医院后,王主任忙前忙后,又是交费又是拿单子,把客户当成了自己人。忙碌了整整一天,王主任没有任何怨言,就是这一行为感动了客户。半个月后,王主任主动上门看望,得知客户家属要去济南的大医院复查时,再次全程陪同。自此以后,王主任热心的行为在村里传开来了,大家都知道,小王是个实诚的小伙。有了信任,保险就不在话下了,一个月总有几户人家,娶了媳妇、生了小孩来找王主任买保险。
如今的王主任,不再是地毯式的走访,不再是走街串巷的宣传保险,而是谁家买了保险需要服务,他第一时间就会赶到,为客户着想。“打开农村的市场不容易啊,老百姓认实,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就认为是好的。我今后的工作,全部在保险服务上,打开市场,维护市场,老百姓对理赔的一些知识还不懂,需要我的服务。踏实为老百姓服务,才是我最应该做的。”王主任如是说。(郑曼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