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传出重组雷声的广商行再次迎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中国平安。从淡马锡、汇丰到东亚再到国开行,广商行迎来送往了一拨又一拨意向战略投资者。现在,“新人”平安能否带来期望中的结果还有待时间验证。
据知情人士透露,平安派出的专家队伍已经开始了对广商行的外部尽职调查。但无论平安还是广商行,双方公开对外发布消息的部门均称目前无法披露具体进展。
广商行成重组“钉子户”
前身为广州城市合作银行的广商行,1996年由广州49家城市信用社整合组建,受两家支行非法高息揽存造成的巨额亏空历史原因拖累,一直包袱沉重,一度濒临关闭。2001年4月,以广商行现任董事长姚建军为组长的监管小组受命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其清理整顿,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上开始实行“刮骨疗毒”大手术,另一方面寻求外部力量助其卸下历史包袱。
广商行寻求战略投资的历程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04年开始正式拉开序幕,应该说,在当时的众多城商行群体中,广商行谋求重组之路属于较早的行动者。
客观而言,由广商行所处的广州区域当地巨大的经济总量与活力以及广商行一直自居的“政府的银行,市民的银行”的招牌,广商行重组一度吸引不少大腕级战略投资者的眼光,淡马锡、汇丰、东亚、国开行先后接踵而至,其中东亚和国开行与广商行的接触甚至到了派驻人马进入广商行、担当广商行的某项具体业务顾问的亲密程度。
“那阵子,在我们眼中,好像重组成功的消息明天随时都可能宣布似的。”一位广商行网点负责人回忆道。
进入2006年后,对于当时诸多尚没有多大重组动作的城商行来说,广商行呼之欲出的重组态势更是让他们特别关注,彼时广商行已与进行尽职调查的东亚银行签订了战略性框架协议,而广州市政府也态度积极,放出风声要注资广商行10亿。
然而,在广商行身上摸底忙碌两年多的东亚终究还是抽身而去。这场预期很高的重组谈判失败在广州市政府方面被归结于东亚方面开出的收购条件太苛刻,心意不诚。事实上,港资血统的东亚银行一直嚷嚷着要在内地收购城商行网点,包括深商行、东莞商行、西安商行、大连商行等都一度成为其重组收购对象,但始终是没有结出一枚实质性的果实。东亚因此受到一些城商行的质疑,认为其是以收购谈判为名,以摸底套出一些商业银行的经营底细,为自己在当地增开新的网点做打算。
对此,广商行一些员工也颇有微词:“早就感觉东亚不像是个出手大方的主,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事实上,广商行东亚之恋告吹后不久,东亚在广州新开的支行网点就出现在广商行早期一些利润贡献大户网点的隔壁。
当然,是时,广商行依然不缺垂青者。东亚抽身后,国开行来了。这家欲谋求通过地方区域性银行网点资源完成由政策性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身的国字号依然让广商行兴奋,但最后与广州市政府的分歧在于谁该为历史不良买单问题上相持不下,国开行转而改为收编了更好说话的湛江商行。
几番折腾之后,似乎又回到起点。尽管近几年来银行业的花样年华给广商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收益,2008年上半年,广商行营业净利润超过4亿元,这是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以截至2005年9月的数据推算(当时不良贷款率高达40%,资本充足率至今仍在6%左右),广商行依然没有摆脱被银监会归于高风险处置的“第五类行”的阴影。也因为重组未成,广商行的员工未能分享这份历史上最好成绩单的快乐。“我们上半年没有给员工发奖金。”广商行员工告诉记者。
在最近《银行家》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2008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广商行因为目前尚未完成重组,与开封、咸阳、珠海等少数城商行被称为此轮财务重组运动的“钉子户”。
双方筹码
而在收编深商行后一心要做大银行业短板的中国平安集团与广商行的意向性接触是进入2008年后才开始的。
目前,据广商行内部一位中层干部透露,平安方面的人马已经开始着手对广商行的外部调查。尽管这离开花结果的距离还很遥远,但广商行员工似乎又充满了新的希望,“趁着最好的时机,要争取嫁个好婆家”是很多广商行员工的共同想法。在他们看来,没有外部的力量,要靠广商行自力更生来摆脱历史包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一心弥补银行短板的平安来说,在接连出手竞标广发行、深发展等有全国性牌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遇挫后,转而收购一些区域性的商业银行,似乎是一种更为现实可行的选择。这一点,平安自己也心中有数。“平安银行现有的深圳、福建、上海三地网点资源都是在区域性银行的基础上整合的,再收购广商行这样的区域性银行,符合平安银行的发展模式。”平安内部人士指出。
上述广商行中层告诉记者,从员工的角度来说都希望尽快完成重组,以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但“重组的关键问题不是由广商行自己决定”,这位中层认为现在与重组方谈判的主动权在广州市政府手中,定价权限也在政府手中,重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政府拿出什么东西来置换出那块巨大的不良资产很关键”。
事实上,前几次重组都是进展到定价关键性环节时告吹的,这与广州市政府在不良资产财务重组与处置上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现在,一道考验广州市政府的命题是:单纯的财务外科手术如剥离、土地置换等手段已经不管用,广商行必须要将财务重组与引入战略投资者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广州市政府必须“要拿出一些诚意,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筹码,同时也要转变思维,从广州金融大局出发,坐等着卖个好价钱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早期担任过广商行重组顾问的业内人士王先生对记者表示。
对广州市政府而言,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对广商行实施财务重组手术。而平安在收购深商行与深圳市政府之间最后达成的协议似乎可以成为其参考:在平安完成对深商行的增资扩股后,由深圳市政府整体回购其主要不良资产。
对平安来说,广商行在华南经济中心重镇广州拥有的84家网点资源是令其动心的地方,同时,作为“政府的银行”,在一些资金业务上广州市政府也是特别照顾广商行的,广州市政府多个部门的财政专户都开在广商行。平安若拿下了广商行,意味着占领了华南经济最大的桥头堡,对平安银行来说,意味着其在全国一线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全面完成了布局。
当然,在目前,以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为代表的城商行都迈出了跨区域扩张的步伐,但平安银行拿到在广州跨区域开分行这张许可证尚有距离,一位离职的深商行老员工透露,近年来,平安银行连续涉及几起金融大案使得其跨区域经营在至少两年内成为泡影,收购新的目标成为其现实选择。
目前,基于与平安重组广商行前景的良好预期,一度沉默的广商行的私下股权交易变得活跃起来,据广东易世代拍卖有限公司的一名拍卖师透露,在最近的一次拍卖会上,广商行每股竞价已经冲高到4.6元/股。
目前,城商行的整体财务重组潮已近尾声。对广商行来说,时间和机会是最宝贵的。
2年飞速 电话投保与传统渠道开始并驾齐驱
电话车险成车险业务盈利“稻草”
保险代理夹缝中生存 传统车险生存环境遭颠覆
基金获批在望 平安将揽金融控股全牌照
平安定向增发H股将提交股东审议
平安造金控帝国面临考验 并购完成需历时两年
平安称目前尚无再融资计划
“平深恋”新版本:平安或增发H股筹钱
平安与泛华签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