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强身健体”

2016-10-24 14:24:00来源:金融时报作者: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惊天地、震山河、撼心灵的伟大革命篇章。如今,长征传奇虽已定格在历史长河中,但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时代赋予了每一代人不同的使命。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改革阵痛不可避免,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金融业的首要任务,而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一直是保险业的立身之本和独特优势,保险业应当也必将顺势发挥更多作用、获得更大施展空间。

  “十三五”时期,保险业仍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当前金融业变革使金融风险的形成、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和隐蔽,这给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保险业必须以长征精神鼓舞自己,敢于担当、英勇奋斗,不遗余力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当然,要想“不遗余力”,必须要自身先强而有力。因此,保险业应从深化自身重点领域改革入手,加快构建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从而提高保险业发展的均衡水平和整体效能,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而“强身健体”。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需进一步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重点领域与行业的转型和调整。创新能力不强,保险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是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的阻碍之一。而如何在创新上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站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行保险业产品与服务创新是路径之一。因此,保险业要积极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大局。要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着力强化保险业在支持长期投资、拉动和促进消费、服务企业走出去、保障农业生产、支持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需不断总结经验、扩大试点,大力推进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保监会着力推动贷款保证保险、贸易信用保险的发展,创新投资方式投资小微企业股权,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过,目前保险支持小微企业还局限于一些保险公司、地方的尝试,效应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保险业应在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点带面,推广典型模式,不断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同时,鼓励保险公司寻找突破口,积极参与地方试点,在试点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提高保险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另外,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出口难两大“痛点”,保险业应加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品牌产品、服务贸易、国际营销网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需加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险服务“三农”的制度机制。让国家优惠政策惠及广大农户,使农村真正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就是要构建“灾有所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三农”保障体系。但显然,仅停留在“有所补、有所养、有所医”已不能完全满足“三农”需求,因此,保险业在继续落实“保基本、广覆盖”的同时,也应开始推动“突重点、上水平”。在农业保险方面,要在扩面上下工夫,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要在提标上下工夫,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把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成本覆盖进来;要在创新上下工夫,紧紧围绕“精准”二字,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保险试点。在大病保险方面,要因地制宜制定大病保障方案,不断降低贫困人口起付线、提升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要搞好精准对接,实现保险与7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一步对接;要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大病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专业队伍,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需继续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向,同时严守风险底线。而保险资金运用创新的方向,应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上倾斜,这样的倾斜既有利于保险业创新增效,也有利于带动社会有效投资,从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保险业可通过保险私募基金、股债结合、优先股、资产支持计划等,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切实加大保险资金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不过,全行业必须认识到,眼下正值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需要给养输血的当口,保险资金运用活跃是好事,但必须防止“好事”变“坏事”,要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做好投资体系和投资方法优化,稳定和提升投资的绝对收益水平,成为实体经济发展最坚实的根基。

  事实上,对于如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保险业近年来一直在探讨、实践,但面对改革中的困难、利益的取舍,难免发生踟蹰不前甚至临阵退缩的情况。这就要求国有保险公司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发挥“六大力量”,带领全行业“爬雪山”、“过草地”,充分发挥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景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