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压境 保险业“开门红”生变

2018-01-05 10:46:00来源:上海金融报作者:

  2018年保险“开门红”已拉开序幕。与往年热火朝天的销售浪潮相比,今年的市场气氛似乎颇显理性。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将有效打击“开门红”期间的市场乱象,虽然从短期看,今年“开门红”业绩或逊以往,但从长期看,有利行业健康发展。

  1“强监管”剑指“开门红”乱象

  去年12月2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表示,“此前,针对人身险市场乱象的许多环节都有相关监管措施,但是分开操作的,本次《通知》将很多内容整合,更强化制度落实。总的来说,监管层此举主要出于两方面担忧,一是担心险企"长险短做",既增大保险投资压力,又造成大量产品集中兑付,加大流动性风险;二是担心销售中的不合规操作,带来种种隐患,可能造成大量退保。”

  “目前来看,专项行动可能直接影响保险"开门红"销售模式。”郭振华表示,以前险企多在“开门红”期间采用“产品说明会”、“客户答谢会”等方式,往往将产品描述得有些过火。《通知》出台后,今年保险销售话术应会有所收敛。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非银行业研究员葛玉翔表示,“此次整治重点落实在销售乱象、渠道乱象、产品乱象和非法经营,并强调银邮代理渠道应"特别关注"。由此,部分中小激进险企造成银保渠道恶性竞争的乱象,有望成为历史,将有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大型险企或抢占先机

  以往,险企每年一季度销售“开门红”期间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强监管”下,整个行业对于2018年“开门红”不怎么乐观。

  葛玉翔表示,以前年金产品附加万能账户是寿险市场主流产品之一,其卖点在于“快速高额返还+复利型二次成长”。每年“开门红”给险企带来大量现金流。不过,“2018年适逢134号文下发后首个寿险行业"开门红",由于前5年不得有现金流返还,虽然"双主险"主流产品形态下,对理财属性的收益性整体影响可控,但考虑到对投保人流动性的影响,加上随着长短端利率整体上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抬升,均对2018年"开门红"构成一定影响。”葛玉翔认为,随着产品销售难度上升,可以预见,监管套利、销售误导和产品纠纷会比以往年度增多。保监会此番打击销售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在行业预期之内。

  郭振华表示,此次监管政策对大中小险企都有影响,因为其销售行为都有需要规范的地方。但相比之下,小公司受冲击更大。“很多小公司之前一直靠在银保渠道做短期产品,积累大量保费。现在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小公司一时半会转不过来。如果银保渠道受限,势必要依靠代理人销售模式,而很多新型公司此前并无自己的销售队伍。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代理人队伍,一方面缺乏品牌优势,招人困难。另一方面只能靠"砸"钱,这样一来,经营成本又会大幅增加。”

  葛玉翔认为,严监管下,经营规范的大型险企有望获得竞争优势。“去年11月20日,保监会对长城人寿、交银康联和农银人寿连发三道监管函,明确指出三者变相突破精算假设,禁止6个月内新产品申报。同时,相比上市险企10-11月即拉开"开门红"宣传销售的序幕,部分中小险企9月底才向监管层送报符合新规产品材料,11月末甚至12月上旬才获批文。产品率先落地为上市险企在产品培训、市场推广上争取更多时间,有望抢占先机。2018年"开门红",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3年金保险产品成主打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开门红”产品,基本都已根据134号文进行调整或设计,且各险企的主打产品多为年金保险。

  平安人寿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开门红”主打“玺越人生保险产品计划”,该款年金保险(分红型)分为少儿版与成人版,均按134号文进行设计——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每年给付比例未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且没有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完全符合规定。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开门红”主打“盛世御享”保险产品组合,由国寿盛世御享年金保险、国寿鑫尊宝终身寿险(万能型)(A款)、国寿鑫尊宝年金保险(万能型)(B款)组合而成。

  同时,今年“开门红”也有不少保险公司主推保障型产品。譬如,陆家嘴(600663,股吧)国泰人寿主打旗下“添喜一生终身寿险”和“美满人生重大疾病保险”。前者是一款增额终身寿险,后者则在一般重疾险保障范围上持续升级,针对长期看护状态,以及少儿特定重疾和轻症均提供保障。又如,同方全球人寿推出“升级版”的“康爱一生”(多倍保)恶性肿瘤疾病保险,该产品实现了癌症多倍赔付的创新,不论持续、新发还是复发及转移,可提供最多三次恶性肿瘤赔付。葛玉翔表示,“从实务来看,"开门红"将维持至2018年一季度末,各家险企会根据市场反馈,适时调整产品和策略。”

  郭振华认为,此次保监会针对人身险市场的专项整治恰逢“开门红”期间,会对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速产生影响,但就全年保费规模而言,不大会出现负增长,只是增速会慢一些。“目前来看,整个行业的风控态势不减,未来保险业发展或更讲究"质量"。对消费者来说,也将面对更多保障性产品。而保险产品的丰富,一定与市场需求相关,供给和需求相匹配,未来国内消费升级必然带动整个保险行业产品和服务升级。”

  链接

  保监会:买“开门红”产品谨防被忽悠

  据新华社讯 每逢岁末年初,保险公司都会开展“开门红”销售活动。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1月3日发布提醒称,消费者在购买“开门红”保险产品时要擦亮眼睛,谨防“炒停”营销、夸大宣传等陷阱。

  据介绍,有的保险销售人员为冲业绩,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购买“开门红”产品。还有的销售人员夸大宣传,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

  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万能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可能要收取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等费用。

  上述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保险保障。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