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包容并蓄为普惠民生增加保障“砝码”

2018-09-11 09:07:00来源:中国产经新闻作者:

  本报记者 杨泥娃报道

  40年改革开放历程和经济社会的巨变,成为滋养我国保险业生长和创新的土壤。在金融业中率先对外开放,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种类丰富多元——我国保险业发展不断打上改革开放的鲜明烙印。

  40年来,保险业从当初只有一家公司独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到如今228家保险公司良性发展,2017年全行业保费收入约3.7万亿元,市场规模迅猛扩增8000多倍。

  在我国向新兴保险大国迈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兴起及其对现代保险市场制度的探索,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也是我国保险业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无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已步入了新兴保险大国的行列。

  在改革开放中焕发新生机

  自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保险业务曾陷入长达20年之久的停滞状态。保险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是在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自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开启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宏伟事业。

  实现保险业从无到有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诞生,又在改革开放中复苏成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长足迹,也印证了新中国保险业历经艰辛、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发展史。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营业,直到1985年以前,其一直独家垄断全国保险市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垄断性传统格局逐渐被打破,国内和涉外保险业务开始迅速发展。

  在国内保险市场的改革进程中,有一批实干者率先开疆拓土。中国人民银行首先在新疆批设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被批准为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1991年,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保险部组建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公司,这也是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之后成立的第二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作为改革探索的产物,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于1988年在深圳成立,成为第三家全国性保险公司。至此,人保、平安、太保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开放的起源还要从我国对一位“老朋友”的情怀谈起。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子公司友邦保险重返其发源地中国上海,成立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的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就在这时,上海友邦第一批代理人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也正因如此,友邦保险将丰富的保险产品和寿险代理人模式以及专业的人寿保险管理方式和技术引入中国,而此前保险产品的营销模式则以公司直销为主。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和“老朋友”,友邦保险功不可没。

  此后,随着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及数家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的陆续成立,打破了传统的垄断经营的格局,保险经营主体趋向多元化。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保险业开始实行产寿险分步经营,引进保险营销模式。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结束了一直由央行代管保险业的局面。

  寿险个人营销之风在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扩张下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寿险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加大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的成果凸显。

  保险市场体系和功能逐步完善

  伴随1995年第一部保险法的实施,我国保险业步入专业化发展时代。首批商业性、股份制保险公司——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华泰财险等5家保险公司相继成立。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试点城市从上海扩大至广州、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多家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投资方式由最初的外商独资发展为中外合资。此时的保险市场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初步确立。

  随着保险业务不断发展,保险经纪、中介、再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开始涌现,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保险市场开始形成。

  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中资保险公司由于持续的业务扩张,相应的资本金未能及时到位,偿付能力受到质疑。这种情况下,本土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在境外上市筹集资本。

  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内地保险第一股”。12月,中国人寿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发行65亿股,募资35亿美元,创该年度全球资本市场IPO筹资额最高记录。次年6月,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

  之后,中资保险三大巨头2007年在A股上市,开启了中国保险行业新篇章。

  2000年6月,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首家全国性的综合保险经纪公司。她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经纪市场正式启动。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从2003年开始,当年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随之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得到较快发展。2014年9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成立,成为全国性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2016年6月12日,国内首家保险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揭牌,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拓展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新内涵。

  随着保险业态的丰富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构建现代经济体制中,保险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运用。目前,我国的保险保障已经渗透到了生命财产风险保障、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减灾救灾等多个经济社会领域。

  新时代砥砺前行再出发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而保险业作为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先锋,信守入世承诺,做出了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决定。

  2003年底,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2004年5月,允许已经设立的外国财产保险分公司改建为独资保险公司,当时,三星火灾等四家公司成为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2004年底起,除了法定保险,外资保险可以涉足任何保险领域。同时,政府也取消了外资在地域扩张上的限制。正式宣告中国政府对本土保险业3年保护期的结束。到2007年底,15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15个营业性机构。

  现在,我国保险业在经过规模快速扩张后,也暴露出了公司治理不完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产品背离保障功能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监管部门明确“保险业姓保”,不断强化监管,引领保险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不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均出现了积极变化,保险行业重新走上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一个重保障、重发展质量的保险行业形象正在重新树立。

  保险业从重规模转向重质量,突出保障功能,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风险保障。同时,保险业立足国家战略,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居民对于保险的投资意识正在不断提高。

  2018年,15.64%的中国家庭将保险作为投资的首选,而这已经是保险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保险的投资意愿上升到了八年来的最高。这种理财观念的改变,直接体现在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数据上。2017,保险业给全国人民又交上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全国人民花费3.66万亿元用于买保险,保险理赔1.12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量16.75万亿元。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进程中,保险业也再次勇立潮头。从放开人身险公司持股比例,到经纪、代理和公估三大领域敞开怀抱,开放力度超过预期。上海作为我国主力金融阵地,率先加大开放步伐。英国韦莱保险经纪公司成为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另有多家对中国保险市场充满信心与期待的外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争先响应开放红利。

  40年“凤凰涅槃”,保险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成长壮大,风险保障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进一步彰显,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赋予保险业更艰巨的历史使命,保险业必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激流勇进,再创辉煌。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