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指数类保险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2018-11-07 10:40:00来源:中国保险报网作者:朱艳霞

  □记者 朱艳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天气指数保险的面世,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各种蔬菜、水果以及各类养殖动物都有了天气指数保险,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业界人士认为,这一保险品种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单个险种的发展规模受限,没有规模就很难用“大数法则”分散风险。

  2016年,中国人寿财险在福建开创性地推出了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填补了福建省指数类保险的空白,随后根据福建农业产业面临的风险保障需求,陆续开发了其他指数类农险产品,其中多数已在宁德地区落地,包括茶叶种植低温指数保险、农作物种植台风指数保险、农作物种植暴雨指数保险等。

  记者从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获悉,截至2018年7月底,各类指数保险产品在宁德地区累计收取保费563.28万元,累计赔付却达到了1745.79万元。目前,在福建市场,仅有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在开展天气指数类保险,试点2年来,如此高的赔付率或许会让保险公司“吃不消”。

  对此,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扩大指数保险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让这些惠农利农的产品惠及更多农户,同时更好地发挥保险“大数法则”分散风险的作用,让这些产品得以可持续发展。

  同时,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提出,目前中央财政农险保费补贴只有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的产量保险,对于这类创新型指数保险并没有任何财政补贴。在寿宁县推广的此类保险也只有贫困户享受了保费补贴。如果将天气指数类保险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范围,对于该类保险的规模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天气指数类保险是指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标的物的损害程度指数化,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标的造成一定影响时,被保险人就可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因此,具有“触发即赔”的特性。

  我国在天气指数保险上的实践探索始于2009年年底。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 “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试点。近年来,天气指数保险作为创新型农业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气指数保险的面世。

  业内人士表示,天气指数保险相对于传统保险优势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省去大量繁琐的现场查勘工作,承保理赔操作便捷;二是数据说话,避免与农户间因赔付标准意见不同而引发争议,也有效规避道德风险;三是因地制宜,可根据不同区域风险差异,以县为单位设计产品,使保费定价更加合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曾撰文表示,科技和大数据支撑的天气指数保险或许比收入保险更符合未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多家保险公司也建议,政府部门应对天气指数保险给予政策支持。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气象部门可提供必要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气象证明材料等,共同设计可行的天气指数保险方案,推进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