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代理退保”骗局 —— “代理退保”团伙锒铛入狱,法网恢恢!

2021-03-16 16:38:52来源:大众网作者:

  近几年,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专业维权、法务援助.......这些字眼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甚至火车站、高速车站都能看到关于“代理退保”的宣传,甚至形成了退保黑产业,这也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极大关注。
  恶意“代理退保”入狱
  2019年,《上海证券报》报道了一起浙江义乌人民法院判决的“代理退保”案件。凡某以维权之名唆使、诱导张某等6人向保险公司发起退保,并从中收取保费的30%作为报酬,又捏造称收取的部分报酬可以从保险公司退回。在“连环套”诱骗之下,受害者张某等6人最终被其骗取财物1.99万元。
  最终法院判决:凡某以非法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已构成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四千元。
  另一名被告刘某系一家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业务员,因将投保人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从重处罚,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四万元。
  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这可能是全国首个完成判决的“代理退保”案件。
  “代理退保”触犯了哪些法律?
  不少“代理退保”团伙会通过淘宝、微信、百度、抖音等渠道发布“代理退保”的虚假广告,诱导保险消费者上门。由于不良团伙往往利用大众对于保险规则、法律知识的欠缺,对所谓“代理退保”服务进行夸大、虚假宣传,而实质上根本不能提供相对应的服务。法律专家分析称,发布这类虚假广告进行诈骗,除违反《刑法》之外,还可能涉嫌触犯《广告法》等多项法律。
  擦亮眼睛,消费者切勿卷入诈骗旋涡
  面对这类恶意代理退保的违法行为,保险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看到其中的风险:
  首先,在“代理退保”过程中,保险消费者可能会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保单、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相关照片等提供给不良团伙,一些团伙便利用其所掌握的这些信息,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诱导、威胁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陷入诈骗漩涡。
  其次,除了“代理退保”,这些团伙也可能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存在较高的再泄露与被非法利用的风险。
  此外,保险消费者还可能面临失去正常保险保障的风险。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投保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会面临费率上涨、被拒保等风险。
  2020年4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提醒消费者,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但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险消费者若有任何投诉或建议,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切勿为贪图“全额退保”轻信“退保黑产”机构,让自己和家庭面临风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