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五大区域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

2018-11-26 08:46:00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冬生

  从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普遍现象,这和区域自身特征与政策的差异有关,研究好这一规律无疑有助于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投资机遇。日前,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六省和西三角地区五大区域的五个城市三角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张明认为,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仅会给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持续的增长潜力,还有助于维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正在孕育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如何?

  张明:在宏观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增长效率持续低迷、国际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如何重新激活中国新一轮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与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壁垒,锻造交易成本更低的全国大市场,这既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焕发消费引擎获利、推动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资源禀赋方面,长三角的金融实力、科研投入与港口运力均领先,也具有一定的后备科研实力;珠三角环境质量最好,港口运力有明显优势,科研投入也较大;京三角铁路运力和科研实力显著领先,金融实力与科研投入也排名靠前,环境质量是最大短板;中三角铁路运力排名靠前,可见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是其最大的优势;西三角在后备科研实力、铁路运力方面有一定优势,金融实力略好于中三角。

  与综合经济实力相比,各城市群的资源禀赋优势差异较为明显,这也为推进五大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合作创造了条件。

  证券时报记者:在这五大区域中,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张明: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在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有望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在“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的战略指引下,珠三角经历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之后,服务业发展整体加快,制造业占比回落。其中广深地区已成为中国的创新产业中心,创新也将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继续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融合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也将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特征。考虑到香港与深圳均有证券交易所,金融优势显著;港澳拥有特殊法律地位与成熟市场体系;同时深圳与广州拥有创新产业集群的先发优势,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将成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佛山、珠海、东莞、中山将成为规模较小的区域核心城市,惠州、肇庆、江门将成为有特色产业的大中城市。

返回财经首页>>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晓滨

相关新闻

闂佸搫鍊烽崡鍐差渻閿燂拷

闂佽娼欓妵妯活殽閿燂拷 閻犵尨鎷� 闁诲海顢婂▔娑㈡儑閿燂拷

闁荤姵鍔戦崹鑽ゅ垝閿燂拷 閻犵尨鎷� 闂備胶澧楃敮妤呭箰閿燂拷

闁荤姳绀侀幖顐⑨缚閿燂拷 閻犵尨鎷� 婵炲瓨绮嶇敮鎺撴叏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