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周二上午,沪指小幅高开后一度拉高回落,之后迪士尼概念发力上攻、煤炭股大力反弹、地产股延续强势,三大强势板块带动沪指发力上攻。但统计局盘中发布2015年GDP,市场随后震荡回落,沪指一度翻绿,企稳后继续回升。临近午间收盘,“一带一路”板块盘中狂飙,带动股指直线拉升。
截至11:30,上证指数报2961.58点,涨幅1.64%,成交额901亿;深证成指报10289.52点,涨幅1.32%,成交额1654亿。创业板指报2191.96点,涨幅0.78%。
对于昨日的反弹,大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属于正常的市场修正。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注册制改革、股权质押疑问等利空因素,均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缓和和明确。市场短期继续大幅下跌的因素被解除。
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的谨慎气氛开始得到修复,相对底部区域的特征已经出现。在一段时间内,市场有望延续反弹行情。
正如部分分析师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告一段落、减持潮得到有效抑制、估值水平超调情况下,市场短期内进入底部区域,下行空间已经有限。随着年报披露期来临,部分业绩增长能力较强的中小盘股存在自下而上的个股交易机会。
当然,市场企稳迹象出现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会立刻出现大幅反弹。较大级别的反弹行情,仍然有待市场迎来重要的催化剂。兴业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国内流动性政策的组合拳兑现,才是化雪迎春、开启一季度可操作反弹的重要催化剂。
所以,短期内市场或将围绕2900点展开震荡,投资者也应保持合理的仓位水平,防止盲目的割肉和追高。在投资机会方面,中金公司建议,1)继续关注大消费、大健康,如医药保健和食品饮料;2)低吸高股息、低估值个股,以及被错杀的优质成长股龙头;3)关注部分主题,如环保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铁路、人民币贬值利好题材、年报行情、油价新低概念。
【市场焦点】
券商人士表示,两融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前期市场巨幅波动中,投资者主动缩短持仓周期应对市场调整。
保险资金正在等待右侧交易“发令枪”响起,择机起跑。业内人士认为,在2015年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基础上,保险机构大幅降低仓位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市场调整,一些个股的价值洼地将逐步显露。投资风格的分化部分体现于各家机构的权益类投资仓位控制上。
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召开,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会议上作出重要讲话,传递了今年资本市场改革、监管的重要信息。多家券商指出,政策态度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并严格监管,将助力资本市场稳步发展。
【市场动态】
市场大幅下跌进入尾声,市场将进入底部震荡阶段,确定性成为机构选取标的的重要标准,具有行业前景确定性、业绩确定性的公司有望成为机构持有的目标。
近一年来市场参与主体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尤其私募基金规模激增,由于私募基金的自身特质和操作习惯对市场影响不断提升,使其成为年初暴跌的重要影响因素。
【海外市场】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8日较前一交易日下跌,报收于5779.92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4.18点,跌幅为0.42%。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均以下跌报收。
【市场观点】
考虑到市场底部大多以二次探底、带下影线等形式来确认,因此左侧试盘只可“小为”,仓重者则宜逢高控制头寸。
基于基本面因素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包括大宗商品、汇率、利率以及改革预期等,且这些变量隐含的大多是长期转折,中短期股市投资机会同样隐含大变数,宜因时而变,动态调整。
在人民币贬值告一段落、减持潮有效遏制、估值水平超调的背景下,市场底部区域正在逐步夯实,投资者无须过度悲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何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