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元邦投资:库存去化加速,强基本面能否突破弱宏观?

2018-09-06 17:37: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晔

  山东元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期货研究员 王晔 

  内容提要:

  新兴市场危机、美元强势、美近期可能进一步对中国2000亿商品加征关税……,这些都将在短期左右着宏观属性极强的铜价走势。宏观面偏弱之下,基本面转为偏强,四季度原料供应趋紧、金九银十消费回升预期、精铜持续去库存。9月强基本面是否能突破弱宏观的压制,走出一波反弹行情,目前暂不明朗,后续还需重点关注库存、开工率等指标进行验证。

  1 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铜金属量

  数据来源:中投元邦研究部

    

    表2 铜市场月度数据回顾

  一、铜精矿供应

  8月,原料端的变化总体利空铜价。第一,主要铜矿罢工风险解除。8月中旬,世界最大铜矿智利Escondida劳资谈判成功,作为市场关注焦点半年多的今年最大铜矿罢工危机宣告正式解除,这也将成为后期其他铜矿谈判的指引,给在宏观偏空压制下本就疲弱的铜价再添利空。年初市场期待的下半年矿山罢工推升铜价的预期基本落空。第二,原料进口大增,8月铜精矿供给仍宽松,现货TC已高于长单TC。韦丹塔位于印度的40万吨铜冶炼厂由于环境问题3月底被政府宣布“永久关停”,之后全球范围内铜精矿供应明显开始宽松,加工费从3月底70-77美元一路提升至目前的87-92美元,上涨了20%(16美元)。因此1-7月我国铜精矿进口累计同比大增18.2%。8月份,国内精矿供应仍相对充足,而冶炼厂三季度原料已经备货完毕、短期需求疲弱。8月进口矿现货TC为87-92美元/吨,较7月继续上调4.5美元,且已经比长单加工费82.5美元还要高出不少。也就是说,市场原本预期下半年铜精矿紧张趋势会加剧,推升铜价,事实证明也没有实现。但随着8月往后恒邦、赤峰云铜两个项目新增44万吨产能的投产,以及四季度冶炼厂的冬储备库,四季度铜精矿供应会再度趋紧,从而打压加工费。

  图1 进口铜精矿TC

  二、废铜供应

  8月废铜市场维持供需两淡。8月1#光亮铜均价43697元/吨,较7月下跌0.8%(-344元),持货商捂货惜售,市场供应再度削减。但同时废铜需求也十分平淡,8月精废价差为473元/吨,较7月缩小190元,使用废铜的经济效益更加不明显,废铜杆订单持续流向电铜杆企业,有助于推升精铜消费,也推高了电铜升水。

  进口废铜供应收缩预期进一步减弱,对铜价支撑有限。8月20日公布了今年第18批限制类废铜进口批文,数量为1352吨,创下今年新低。前18批数量合计为72.67万吨,同比降75.82%。1-7月累计进口废铜138.24万吨,同比降35.39%。但随着进口废铜中含铜比较高的废六类比例的提高,进口废铜的平均含铜品位从去年的35-40%提高到了目前的55%左右。这样换算下来,今年前7个月累计进口废铜的金属量在80万吨左右,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万吨,收缩程度远不如年初的市场预期,进口废铜收缩支撑铜价上涨这个预期已经大大弱化了。考虑到8月23日起对自美进口废铜加征25%关税,8月废铜进口量预期会进一步下降。

  图2 精废差价

  三、精铜产量

  结束连续三月环比下降,8月铜产量恢复环比增加。8月份国内冶炼厂基本没有检修计划;同时,8月灵宝国投金城冶金年产10-15万吨铜冶炼项目已经点火试生产,因此预计8月国内精铜产量会结束从5月份开始的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下降态势,恢复环比增加。根据中投元邦研究部的调研数据,8月国内铜冶炼厂的平均开工率为82.8%,环比提升了2.8个百分点,同比持平;8月国内精炼铜产量估计环比回升3.5%(+2.5万吨)至74.5万吨,同比增加8.6%;1-8月产量估算为584万吨,同比增加9.6%。国内电铜供应过剩的压力不减。

  预计9月国内精铜产量继续环比、同比双增。根据企业排产计划,9月有云锡铜厂、赤峰金峰、方圆铜业三家计划检修,预计合计将影响产量3.5万吨左右。同时,山东恒邦年产10万吨铜冶炼项目的投产日期从原计划的8月延后到了9月,赤峰云铜新增27万吨(新建40万吨产能,关闭13万吨产能)也计划9月份投产。综合来看,预计9月国内精铜产量仍可环比增加0.7%至75万吨,同比增加5.5%;1-9月产量合计659万吨,同比增9.1%。9月国内精铜生产仍将维持旺盛,如果年内第二轮消费旺季不能在9月下旬如期启动,则9月铜价很难看到大幅向上的动力。

  四、铜进出口及库存

  消费淡季不淡推升铜进口强劲增长,国内电铜供应仍充足。7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45.2万吨,同比增15.9%,环比增2.7%;1-7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305万吨,同比增16%。进口的大幅增加除了去年同期进口量基数比较低以外,主要的原因是国内铜消费超预期强以及精铜对废铜的替代消费。

  8月全球交易所铜库存环比下降4.3万吨至61.7万吨。库存下降主要来自SHFE和COMEX,减少的库存量抵消了LME库存的增加。8月SHFE库存环比减少了4.2万吨至15.5万吨,COMEX库存也较上月下降了1.4万吨至19.5万吨,但LME库存较上月增加了1.3万吨至26.7万吨。全球交易所铜库存从4月初开始转升为降,在超预期的消费增长带动、以及部分冶炼厂生产中断的干扰下,去库存趋势延续至今。全球交易所铜库存在7月出现了12.5万吨的全年最大月度降幅,之后到8月份,去库存速度放缓,主要是由于8月中国消费增速的放缓以及产量从季节性检修中恢复。整体来看,目前的库存水平已经比3月底的年内高点93万吨下降了31.3万吨,且比去年同期低1.3万吨。

  8月国内铜库存环比下降8.27万吨至65.3万吨。国内铜库存(含保税库库存)从6月底以来维持着连续的周环比下降态势,截止8月24日,国内铜库存已经连续第7周下降。整个7月库存环比下降了7.7万吨,8月库存继续环比下降了8.27万吨。SHFE库存和社会库存分别环比下降4.2万吨和1.3万吨至15.5万吨和3.7万吨,主要是因为终端消费淡季不明显,精废价差缩小推升精铜需求。另外,8月保税库库存也环比下降了2.8万吨至46.1万吨,主要是因为进口盈利窗口打开,8月平均进口铜每吨盈利358元,刺激保税库铜流入国内。目前铜库存量较今年3月中旬的年内高点85.5万吨下降了20万吨,且低于去年同期6.5万吨。

  数据来源:wind

  图4 铜库存

  五、铜消费

  8月消费增速环比下滑7.3%,等待9月底可能的消费回升。由于季节性因素,8月铜下游开工率均出现了幅度不等的环比下滑。根据SMM统计,高温天气影响工程项目施工,8月铜杆开工环比下降0.84点至80.1%,但同比提高8点;每年8月空调产业放高温假,部分生产计划前移,8月空调产量明显环比下滑,铜管企业开工率也环比下滑5.53个百分点至83.9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高温天气下消费淡季效应愈加明显,8月板带箔企业开工率也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76.4%。根据中投元邦研究部统计,8月铜消费也环比下降了7.3%至95万吨,但仍同比提高1.8%;1-8月消费合计778万吨,大幅增加8.1%。总体来看,今年的铜消费是强于去年的;但基本面暂还不能支撑铜价在8月出现大幅上涨,等待9-10月第二轮消费旺季的来临。

  按照规律,9-10月份是一年之中的第二轮铜消费旺季,特别是线缆、铜杆行业的开工率可能会再度提升。一方面国人年底消费的的习惯推升了秋季制造业的铜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基建项目在夏季高温天气过后,在年底之前会出现赶工;特别是,2018年国网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0%,而上半年投资同比下降了20%,下半年有望追进度,从而刺激线缆、铜杆在三季度末再度出现一个消费旺季。预计9月铜消费将结束7-8两月的环比下滑态势,转为环比增加4.7%,至100万吨,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预计1-9月铜消费合计为877万吨,同比增加7.1%。

  数据来源:Wind,中投元邦研究部整理

  图5 铜消费的季节性

 

    作者简介:王晔 

   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曾任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矿力澜科技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郭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