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图片新闻

创业板上市箭在弦:板块全线走强 股民谨慎试水

2009-09-14 10:25:00    作者:赵怡雯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市场有消息称,证监会可能于9月12日确定创业板首批上会企业名单。不少国内券商也表示,即使创业板推出初期对主板市场有影响,那也大部分是心理层面的,真正资金的分流量是很小的。

  市场有消息称,证监会可能于9月12日确定创业板首批上会企业名单。受此激励,9月11日A股市场创投概念和券商概念股表现抢眼。业内人士预计,10月份创业板便可以正式开闸,初期规模不会很大,对主板市场影响较小

首批节后面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已经离投资者越来越近。9月11日,消息人士透露,证监会将于9月12日确定创业板首批上会企业名单,并有望于国庆节前后公布过会、发行,首批上市的数量预计在20家左右。这就意味着创业板正式推出的时间很可能便敲定于10月份。

  “20家左右的规模在我们的预期之中。”西南证券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在8月14日共受理了115家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预计一批批放行的速度会比较快。”

  上述消息人士也指出,“创业板将按照集中过会,批量发行的原则。预计,国庆节前上会,国庆节后发行。”

  对于创业板的渐行渐近,投资者最关心的便是对主板资金面的影响。此前,市场有观点称,前期股市出现大幅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多家机构预计10月份创业板即将推出,各大机构面对创业板都要作出重大调整,于是便引发了主板市场资金抽离的情况。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则认为,“每天主板市场交易总量实际上是超过3000亿元,假如第一批开市的创业板上市申请的公司在100家左右的话,他们总的融资规模仅仅只相当于刚刚发行的中国建筑总规模1/4不到。”介于这样的情况,尹中立认为,创业板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有限。

  不少国内券商也表示,即使创业板推出初期对主板市场有影响,那也大部分是心理层面的,真正资金的分流量是很小的。

  板块全线走强

  受9月12日证监会审批创业板首批企业消息激励,9月11日创业概念板块全线走强,多只股票强势涨停。另外,同样受益于创业板的券商股,也表现不俗。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的启动会引发主板市场的小波行情。

  创业板的推出为券商手中储备的直投项目提供了最佳的退出渠道。目前,我国具有直投试点资格的券商共有15家,券商直投子公司投资资金规模也已超过百亿元。创业板的成立将使券商在直投、投行、经纪业务全面开花,对券商收益增加长期有利。由于创业板初期规模较小,中小券商在这方面的受益较大。从9月11日盘面上看,东北证券、海通证券、国元证券、宏源证券、长江证券这样的中型券商都有不错的涨幅。

  除了券商和创投股外,主板市场的小盘股也会随风而动。业内人士预计,当创业板开闸之时,众多资金将蜂拥进入创业板,首批登陆个股的股价很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而出现离谱价格。短线资金在创业板中积极运作的同时,主板市场的小盘股也会因为创业板的高定位而受到较强的刺激,股价也会出现同步的活跃。当然,这方面的炒作力度不能同创业板相提并论。

  股民谨慎“试水”

  尽管创业板已经成为投资者津津乐道的热门题材,但对于中小股民而言,对开户创业板的热情度始终不高。根据深交所统计显示,截至8月30日,101家已开展经纪业务的会员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客户数量为2289688人,仅占会员申报客户总数的3.68%。

  申银万国延长路营业厅的股民黄莹女士告诉记者,近期她经常受到通知创业板开户的信息,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创业板的风险提示也不绝于耳。“现在主板市场股票都那么难做,别说去创业板淘金了。”29岁的股民叶荣昊也告诉记者,他对于创业板的好奇大于投资欲,“首批炒作的激情让机构去发挥吧,作为小股民还是先观望一下,等到创业板正式开盘后,自己又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才去创业板试水。”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也向记者指出,“创业板市场的入市门槛较低,上市公司的股民规模也较小,这很容易产生股价被操纵的行为。一般机构炒作小盘股如果仓位过高,都会利用炒高价位顺势出货的方式来获利。如果普通投资者看不清其中的门道,还是先隔岸观火比较好。”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