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本站搜索:

Export Now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拓展中国市场

2012-08-29 15:01:00     作者: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关键词: 天猫 中小企业 Export 美国商务部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提要] 中国网购市场的迅速增长吸引了美国人的更多关注。雷文凯说,目前该天猫店铺提供了美国产品直面中国消费者的机会,期待至9月份,可以在目前14家企业品牌的基础上,新增至超过20家。目前,天猫汇聚5万品牌、7万商家,面向中国数亿网购人群,拥有巨大的流量和人气。

  中国网购市场的迅速增长吸引了美国人的更多关注。日前,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外交官雷文凯(英文名Frank Lavin),在中国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事业群Tmall.com开出了店铺,以帮助美国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美国中小企业进军中国的新桥梁

  这家美国公司名为Export Now他们将机会瞄准了中国市场对美国货品的需求,通过设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分发中心和上海的货仓,为美国中小企业提供打包仓储、出口、报关、营销一站式服务,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打入新兴的中国市场,而销售价格甚至和美国国内接近。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正是雷文凯。他曾担任布什政府的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主管国际贸易事务。同时他也是中国和印度的首席谈判官,并任商务部资深政策官员,主要负责商务政策、出口推广及贸易谈判等。

  2010年,奥巴马政府启动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出口刺激计划,在信用、金融等方面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海外销售。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在2010年,2900万美国中小企业中,仅有不到1%的中小企业参与出口。雷文凯在接触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之后,觉得中国网购市场大有可为,并有了在天猫开店帮助美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想法。愿望在2012年得以实现。

  “不像可口可乐、耐克等大公司拥有成熟的境外市场体系,中小企业到中国的天猫销售,需要面对语言、海关法规、外汇条例等各种障碍,”谈及该公司的意义,雷文凯说:“最大的好处,是美国中小企业能通过Export Now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小的管理支出,像接触美国国内消费者一样,直接接触中国消费者。”

  已帮助14个美国品牌在中国销售

  天猫招商组人士介绍,目前天猫不对境外公司开放开店,只允许中国境内注册公司开设店铺销售。因此,Export Now通过中国上海注册的依珀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进驻天猫,其团队将来自美国的产品进口后翻译成中文,在天猫以名为“美立客官方旗舰店”的店铺(http://meilike.tmall.com/)销售这些产品。

  目前在天猫美立客店铺页面中有包括户外背包Osprey、高端床上用品Pacific Coast、儿童维生素软糖Yummi Bears等14个美国品牌正向消费者展示,涉及服饰、箱包、食品、居家、母婴等多个类目,产品数共100个,其中,销量最好的是一款售价22元的MACK’S降噪硅胶耳塞,月销量为50多件;NFL橄榄球以128元的价格也已卖出49个;其他如中国超市已有销售的美国加州阳光少女葡萄干卖的也不错。

  天猫人士透露,随着中国消费者群体的日趋复杂,他们更乐于购买国外品牌,对美国品牌商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因此正计划引入更多海外零售商。天猫国际业务部的负责人王玮蓁表示:“对海外品牌的需求正不断提升。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满足这些消费者需求,尽可能多地向消费者提供最知名的品牌和商品。”

  信息显示,2009年,优衣库最早进入当时的淘宝商城。目前,美国品牌中包括里维斯Levi Strauss、Gap、耐克、宝洁、迪士尼、玩具反斗城等已和天猫签约开设在线零售店。而更多国际品牌如巴黎欧莱雅、雷朋、联合利华等也已进驻天猫,这些品牌在天猫几乎以年均200%的速度成长。

  王玮蓁认为,雷文凯搭建了一个美国中小企业产品在中国销售的通道,但在中国网购平台销售,该公司在选品、运营、本土化等方面需要更多掌握中国消费者需求做优化,提高产品知名度,期待他们在天猫上赢得更多消费者。雷文凯说,目前该天猫店铺提供了美国产品直面中国消费者的机会,期待至9月份,可以在目前14家企业品牌的基础上,新增至超过20家。

  天猫并不自行销售商品,而是做为平台商由进驻商家销售。根据易观国际数据,第一季度该公司在中国B2C市场的份额为37%,高于京东商城的17%。目前,天猫汇聚5万品牌、7万商家,面向中国数亿网购人群,拥有巨大的流量和人气。

吴毅斐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