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燎原
菏泽供电系统“善小”故事井喷现象探秘
多年来,单县供电公司舜师供电所的员工在所长孙晓东的带领下,悉心帮助照料开发区老年公寓和孙溜敬老院的老人们,不图任何回报;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运检部主任张峰,自2004年带领所在青年文明号的同事资助困难学生朱坤申、吴建辉,现在朱坤申已在兰州大学医学院上大三,准备毕业后救死扶伤,回报社会,目前张峰夫妇正联系资助一名女孩上学。
大众网讯(通讯员 崔浩杰)3月13日,郓城县供电公司员工申海峰连续三次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掉入河中的姐妹俩和不到两岁的孩子救出,又把翻入水中的电动三轮车拖上岸。
3月10日,曹县供电公司员工刘新建捡到一个装有1500元现金及身份证、银行卡、购物卡等物品的钱夹,及时联系归还给失主刘自伟,并谢绝了500元的酬谢;去年2月14日,该公司农电工韩宪章、李作富、任风周捡到一个装有29800元现金及银行卡、消费卡等物品的帆布包,在民警的帮助下归还给失主高宗良,并谢绝了5000元的酬谢。
2月21日,成武县供电公司员工侯江涛捡到一个内有一张5000元取款单、900多元现金以及身份证、银行卡、医疗卡及其他重要证件的钱包,当即联系归还给失主,并谢绝了500元的酬谢。
2月8日晚上9点,曹县供电公司员工王硕发现并及时把被三轮车撞倒昏迷不醒的王沛壮送到医院,还掏出身上全部的1200元钱为其垫付了医疗费,一直忙到夜里12点多才悄然离开。
1月14日、15日,菏泽供电公司党群部宣传干事王景强,分两次将员工踊跃捐献的31000张盲文纸和2000多本旧挂历、宣传册送到《齐鲁晚报·今日菏泽》编辑部,给市特教中心的盲童做练习本。
多年来,单县供电公司舜师供电所的员工在所长孙晓东的带领下,悉心帮助照料开发区老年公寓和孙溜敬老院的老人们,不图任何回报;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运检部主任张峰,自2004年带领所在青年文明号的同事资助困难学生朱坤申、吴建辉,现在朱坤申已在兰州大学医学院上大三,准备毕业后救死扶伤,回报社会,目前张峰夫妇正联系资助一名女孩上学。
近年来,菏泽供电系统干部员工见义勇为、乐善好施、拾金不昧的故事层出不穷,去年以来更是大有“井喷”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花乡的骄傲和亮丽的风景。
电网人个个都是活雷锋
3月14日上午,定陶县供电公司陈集供电所副所长唐燕虎被定陶县委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今年正月初五傍晚,唐燕虎跳进冰冷恶臭的下水道污水井中勇救落水儿童,在当地传为佳话。
“下水道里的水流很急,要是被冲到暗道里就麻烦了。”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了,每次说起来唐燕虎依然觉得后怕。“那小子挺胖乎,身上的羽绒服浸了水,死沉,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托上来。”说到这,身高体壮的唐燕虎略带羞涩地笑了。
同样是救人,曹县供电公司的谢鹏说起那段经历竟数度哽咽。“小孩只有3岁,我们路过的时候正躺在公路中间哭,身上没有衣服。他爸爸被卡在驾驶室里出不来,他妈妈当场遇难了。我想从驾驶室拽床被子包着他,拽不动。”说到这,谢鹏说不下去了,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车祸现场,那种想救人却无能为力的无力感让他一直无法释怀。
去年10月20日早晨5点多,谢鹏和朋友开车去济宁,在105国道单县郭村附近发现两车相撞,当即展开营救。“我先打了120、122,后来又打了119。接下来能做的就是先把孩子送到医院去。孩子身上有不少血,但除了腿上的一处伤口外,看不出哪个地方还有伤。怕他受到二次损伤,我从把他从地上抱起来到交给医生,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去医院的路上,刚开始孩子哭我就哄他,可是孩子不哭的时间一长,我心里反而更毛了。‘还是叫他哭吧,哭说明他没事’,我跟开车的朋友说。”看着蛮粗犷的谢鹏心还挺细的。
上午7点多,孩子的父母和另一辆车上的伤者被送到医院。“值得庆幸的是孩子没什么事,可惜他妈妈已经不在了,这么小就没有妈妈了,真可怜!”谢鹏的眼圈再一次红了,“中间我出去给他买了个毛毛熊和儿童奶,但他只看了两眼。”
伤者的亲人赶到医院已是9点以后。济宁没去成,谢鹏和朋友打道回府,平时不喝酒的他回家后自己喝了一瓶啤酒。“如果车祸能避免,这样的好事不做也罢。”他说。
与谢鹏、唐燕虎现场救人不同,巩健民、刘保进选择的是幕后献爱心,那就是卷起袖子无偿献血,而且一献就是十多年。
菏泽供电公司员工巩健民从 2001 年开始无偿献血,已累计献血25 次,其中1 次是成分血,献血总量已达11200 毫升。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还能为社会多做点事。”说起献血的动机,巩健民如是说。近年来,他又带动妻子陈玉珍献血达7400毫升。“一对夫妻,两名党员,同时献血,双双获奖”,在菏泽供电系统传为佳话。
自1997年初第一次献血,曹县供电公司普连集供电所所长刘保进已连续献血16年,献血总量达12000毫升。“献血就是救助生命,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刘保进说。在他的带动下,所里有7名员工成为长期无偿献血者,其中米运雷已连续献血7年,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铜奖。去年3月,得知菏泽血库血源紧张,曹县供电公司26名“彩虹义工”队员主动请缨,献血10400毫升。
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好
“救人一次,或许是巧遇,救人七次,决不是偶然。刘茂兵,最美供电哥,你不仅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也传递着温暖的人间亲情。”这是2012 年感动菏泽年度人物评委会给刘茂兵的颁奖词。
现为单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配网调控与自动化运维班主责的刘茂兵,此前在基层变电站工作的20年里,先后7次在交通事故中救人于危难,而且不留姓名。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最美供电哥”。
“如果不是张永清坚持不懈地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也许你现在还是默默无闻。很多人因为行善而出名或者名利双收,你心里有没有过不平衡或者后悔没留下姓名?”3月13日,记者采访了刘茂兵。
“从来没有!都是些平常的事,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这种事碰见了不管,心里会一辈子不安的!”面前的这位鲁西南大汉的话很朴实。“谁碰见了也不会不管,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好。”他补充说。
那时候刘茂兵在黄岗变电站上班,单虞公路是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车多路窄,时常发生车祸。我有车,方便,搭把手的事,不算什么。7次是想起来的,实际上还要多。”他说。
“茂兵的热心和仗义是出了名的。”他的朋友赵延龄告诉记者。刘茂兵在部队期间的两件事,既印证了赵延龄的说法,也让记者觉得多次救人不留名的做法在他实属必然。
一是早在1991年,刘茂兵从收音机里听到河南有个小女孩生病急需钱,就立马寄去了20元钱。“当时我一个月的津贴是18块钱,还跟别人借了两块。”他说。二是刘茂兵在部队上是汽车兵,在一次事故中,为了保护新兵,他自己受了伤,成了三等乙级残疾。
如今,刘茂兵与刘华腾一样,是菏泽供电系统“善小”的旗帜。刘华腾的事迹早已广为人知,他的“漫画家”“化缘和尚”“彩虹义工”三个响当当的“绰号”,正是他长年专注于公益事业的真实写照。
现已调任定陶县供电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的刘华腾,从事义工活动十多年,并创新开展了“关爱儿童安全用电”、“闲物送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广泛好评,成为山东电力系统第一位入选“中国好人”的员工。
“我不爱喝酒、不喜欢打牌,也不愿在闲聊、看电视上浪费时间,就琢磨着干点有意义的、能触动人心灵的事。”说起投身公益事业的缘起,刘华腾如是说。
2011年,刘华腾倡导成立了“彩虹义工”队,目前已吸纳78名员工加入,组织宣传募集活动38次,发放“闲物送人”倡议书2万多份,募集各类物品2万多件,深入13个乡镇65个村帮助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4253人次,解决用电难题180多起,并筹资了60000多元建设了3个农村书屋。
“其实做公益并不难,也不见得非要捐款,只需付出爱心,投入点时间和精力。比如我们组织的‘闲物送人’,就是在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我们学习雷锋,就要从小事做起,从‘善小’开始。” 刘华腾说。
员工行善没有后顾之忧
“凡是公司员工因做好事被诬陷、受牵连,一切经济损失由公司承担!”针对当前社会上很多人怕被诬陷、受牵连,想做好事而不敢的现象,单县供电公司经理王德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的话掷地有声。
刘茂兵的事迹被媒体挖掘出来以后,单县供电公司党委专门下发了文件,号召全体干部员工向刘茂兵学习。“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员工做善事,奖励见义勇为,为员工做好事撑腰。”该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告诉记者。
“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好人难当、好事难做。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行善的心,只是需要一个氛围、一个平台。”菏泽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朱效功分析说,“淄博供电公司开展‘善小’活动时间长、影响大,我去参加现场会时很受感动。集团公司党委专门下发了推广学习‘善小’经验的文件,回来后我们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抓好落实和结合上做好文章。”
去年以来,菏泽供电公司党委结合学习推广“善小”经验,全面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典型选树,大力营造“学习雷锋、奉献爱心”“日行一善、快乐一天”的风尚。为积极引导干部员工做好人、做好事、全面创先争优,他们借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季度之星的评选方式,组织开展了“文明正义”等创先争优之星评选,2012年共评选了两届76名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重用刘华腾是公司的一个尝试,我们希望给他搭建更大的平台,放大示范效应。”朱效功说。
3月4日,在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菏泽供电公司隆重举行了“菏泽供电‘善小’雷锋团队授旗揭牌仪式”。“公司成立‘善小’雷锋团队,目的是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善小常为、善小有为,结合实际把‘善小’、‘美丽彩虹’、‘廉洁高效供电所’等主题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打造特色企业文化落地工程。”该公司党群部主任张博告诉记者。
作为牵头部门,党群部的干部员工处处以身作则,李振作先后资助过4名贫困学生,曾资助一名特困病人25000元,并坚持无偿献血多年。王洋、王景强等均有多次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经历。
“善小而效大,去年公司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成绩,这得益于公司通过广泛开展‘善小’活动,营造的风正、气顺、心齐的良好局面。”菏泽供电公司总经理周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