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通讯员 张仁强)4月4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国家电网山东莱西市供电公司抢修员工们过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清明节。
故障接地 逐段遥测
4月3日,清明节假前一天,莱西市供电公司调度室出现35千伏城东变电站到河头店变电站城河线A相接地故障跳闸信号,调控中心值班人员迅速通知运维检修部高压线路维护班查找线路故障点,线路工区主任孙占福接到调度报修电话后,立即组织线路班抢修人员赶赴35千伏城河线,开始巡查但均未察觉故障点。线路班周中正、张旭等又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电缆故障,于是又对该段线路的4处地埋电缆进行逐段遥测绝缘勘察,当遥测到309国道与水蓬路交叉路口时,发现城河线27-28号杆之间电缆绝缘击穿,确认出故障电缆后,高兴的他们顾不上喘歇,立即通知高压实验班赶赴现场。
“探雷器”准查故障点
“别说话,别走动,我听听!”3日下午15时,公司高压实验班、线路班的四五名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监测人员或蹲或站,静悄悄地不发出一点声响。
只见探测人员李浩时而认真观察探测仪上显示的地下电缆走向显示波段,时而趴在地上,仔细捕捉微弱的电缆脉冲信号。他一米米边走边听,仔细观测电缆探相仪发出的脉冲,当走到距离城河线27号杆底时停下脚步,发现探相仪从故障点反射出的波形异常,于是他拿出一面小旗子插在画出的间隙里,说:“就是这儿,挖吧!”
“李浩班长说得准,没错!”几名同事立即行动,先用大锤、钢钎和锨镐仔细地清理起来。二十几分钟后,坚硬的护杆基础面破开了,李浩抓起一把土闻了闻说:“没错,就是这儿!”
早在现场待命的挖掘机一会儿工夫,一截放电烧糊的电缆暴露出来,抢修队员跳进电缆沟把它清理拽了出来。
围观的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呵,真神,你那工具是探雷器吗?”李浩还没答话,早有同事大刘做了他的发言人:“李浩没有探雷器,不过,他的耳朵、眼睛、鼻子比探雷器还灵,找地下故障电缆就像破案一样神!我们每年发生的地下电缆故障,靠仪器只能判断大概范围,但到了李班长手里,很快就会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别说了,明天就是清明节节,我们还是通知检修工区尽早修复电缆吧!”李浩说。
现场“观战”解释疑惑
4日上午,笔者闻讯来到位于开发区35千伏城河线电缆抢修现场,在两米深的沟底见到,因接地烧焦的电缆已经被挖掘机挖出,接地烧焦的电缆暴露在地面上,沟底一片泥泞。现场检修工区抢修工作人员郭波介绍说:“城河线电缆故障昨天就已探测出,因这是一条手拉手备用线路,35千伏河头店变电站电网接入点是110千伏南岚变电站,故该次故障并没有耽误该辖区客户的供电。”
“那今天是清明节,客户正常安全用电,你们大可好好休息等节后再恢复也不迟啊!”笔者带着疑虑问道。
“那可不行!我们已经查看天气预报,明后天就有大雨,这段烧焦的电缆位于路边深沟处,如果一场大雨下来,就会导致无法抢修。更何况,莱西电网110千伏莱集线现在带着水集、开发区和城东三个变电站,负荷大对电网运行形成威胁,只有把该段电缆抢修投入,才能把城东站负荷转移到110千伏南岚变电站,减轻110千伏莱集线的负荷压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同时解除单电源供电的状况,确保当前春检的用电可靠性。”在抢修施工现场的安装公司副经理张少琦解开了笔者心中的疑虑。
开刀“手术” 成功搭接
高压电缆抢修技术、工艺要求高,且每道工序都要达到高绝缘要求。修复后,还要对电缆技术指标进行测试等,但这对于身经百战的安装公司郭波他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别看这是电缆搭接,他的工艺要求却很高,一点不亚于手术台上医生开刀做手术。”配电安装班员工赵显玉一边忙着抢修一边对笔者说。
在低洼狭窄的沟底,无疑给抢修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但是,一想到这条电缆所承担的110千伏莱集线的手拉手供电任务,安装抢修班的任建斌、王新岩与赵显玉、郭波等,手下不敢有半点怠慢,4人密切配合,分工负责,一切安全程序、施工材料准备工作就绪后,立即展开紧急抢修。
笔者现场见到,他们先将烧焦段电缆割除,再将两根待接的电缆两端校直、剧齐,切除绝缘层,仔细量好尺寸后,在半导电层末端用刀具倒角,使半导电层与绝缘层平滑过渡,用细砂纸打磨绝缘层。
“这道工序至关重要,只有细心打磨,才能除去残留的半导电颗粒,这样清洗后涂上硅脂,用防水胶布缠绕,才能确保修复的电缆完好。”施工技术人员王新岩告诉说。
“这还不行,最后还要用铠装带进行保护,在搭接的电缆处形成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的铠装保护层。”任建斌补充道。
“精心修复高压电缆,其难度一点不比手术医生做手术简单。防水、绝缘、耐机械强度等环节不光要求我们要做的精细,还练就的是我们的臂力和毅力。”施工班长郭波说。
“那今天是清明节,你们回家祭祖了吗?”我在抢修人员连续工作4个小时,即将成功将电缆修复时忽然想起这个问题。
“我们一早就来到现场,为确保尽快恢复送电,祭祖的事情只能等到抢修结束了。”郭波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