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聊城供电公司打造“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纪实
4月23日,聊城供电公司“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正式通过国家商标注册。近年来,聊城供电公司以打造“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为载体,坚持内外并举的原则,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引领青年员工岗位建功、奉献青春。如今在聊城,“电靓青春”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供电青年特色工作品牌。
大众网讯(通讯员 徐凯)4月23日,聊城供电公司“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正式通过国家商标注册。近年来,聊城供电公司以打造“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为载体,坚持内外并举的原则,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引领青年员工岗位建功、奉献青春。如今在聊城,“电靓青春”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供电青年特色工作品牌。
成才畅通道 岗位争先锋
走进聊城供电公司办公大楼,两块红色的青年建功宣传展板首先映入眼帘,成为青年员工驻足观看的焦点。从2012年1月份开始,公司每月进行青年建功擂台展示,擂主单位和竞赛明星分别从岗位练兵、科技创新、先锋争创等十个方面全面开展考评,实行动态管理,在青年员工中形成了“明星”导向和“明星”效应。
“年人要成为公司经营形势的知情者、企业发展的助推者、生产管理的实践者”,这是聊城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对青年员工提出的要求。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聊城供电公司以青年骨干为主体、以专业化为基础,组建成立读书学习、班组建设交流、新媒体应用和企业讲解员等四个青年兴趣小组。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员工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通过采取专家讲座、主题座谈、参观调研、交流联欢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员工为企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亲们,团委将于五四前期举办‘电靓青春’青年论坛,大家行动起来吧,看看你有什么金点子。”“俺们团支部有个小亮点——研究生工作室,准备访谈形式展示,能上论坛吧。”“我们出个反映供电所管理提升的情景剧。”……聊城公司团委以“电靓青春”为主题,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载体,建立青年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了解青年思想、凝聚青年智慧的有效方式。
青年成长成才,制度保障是关键。聊城供电公司印发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培养实施方案》,对2007年以来市县公司新入职员工共423人进行了现状调研和岗位匹配度分析,提出“统一规划、阶梯培训、跟踪培养、综合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岗前教育期、岗位认知期、业务学习期和素质提升期四个阶段进行培养。制定《青年岗位能手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印发《“导师带徒”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一份《师徒合同》、一份带教计划、一本学习笔记、季度一次考核、年度一次总结”的管理模式,将成才时间进行量化,全力促进青年早日成才。公司先后涌现出山东电力十大杰出青年3名、国网公司优秀团员1名,国网公司和集团公司专业领军人才各1名,省级青年岗位能手3名,市级及以上青年岗位能手20名,2人入选聊城市青年人才库专家人才。
十年爱心路 彩虹耀水城
“感谢阿姨,你们都是活雷锋。”2月22日,元宵节前夕,聊城公司青年志愿者肖冬青、杨璐来到贫困学生许乐天家中走访慰问,送去了学习书籍和节日问候。
从2002年开始,聊城供电公司以“青春光明行”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心愿直通车、扶贫帮困、希望工程、关爱农民工子女等社会公益活动,许乐天正是公司众多帮扶对象中的一员。据统计,十年来,聊城供电公司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00人次,青年志愿者共募集各类捐助物品合计30余万元,结对帮助困难儿童700余名。
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去年,公司“心愿直通车”深入聊城东昌府区于集镇中心小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实现个人心愿,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我想要一把小提琴。”提出这个心愿的是一年级学生翟文文,两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右腿残疾,父母也离婚了。残缺的家庭和不幸的童年让翟文文变得孤僻,在老师眼里她成绩平平,不善交流,在同学眼里,她是总躲在角落里的“怪孩子”。
当志愿者问及为什么要一把小提琴时,翟文文的回答让所有人无不潸然,也看到了这个“怪孩子”内心对爱的那份渴望,“爸爸小时候说,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去学小提琴,我把小提琴学好了拉给爸爸听,爸爸就能回家来了,我就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有爸爸和妈妈了。”后来,公司用爱心基金专门买了一把小提琴送给文文,当时文文笑了,班主任张老师却哭了,她说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孩子笑的这么开心。
“十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感动着,与其说是我们帮助了这些孩子,还不如说是这些孩子给了我们一个奉献爱,涤荡自己心灵的机会。有的孩子可能会在成长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愿意以我们的力量,沿着雷锋精神的灯塔前行,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聊城供电公司团委书记刘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