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在乳香的记忆中探寻乳业发展历史
2013年4月7日,历经一年多的“乳香中的记忆”有奖征集活动终于以《乳香中的记忆》精美画册的问世而画上了完美句号。该画册可以说是记录总结了活动,也可以说是存留了内蒙古乳业发展的珍贵画面。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伊利集团希望借此填补草原乳文化实物展示、研究之空白,也可以让广大读者回味往昔。
大众网讯2013年4月7日,历经一年多的“乳香中的记忆”有奖征集活动终于以《乳香中的记忆》精美画册的问世而画上了完美句号。该画册可以说是记录总结了活动,也可以说是存留了内蒙古乳业发展的珍贵画面。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伊利集团希望借此填补草原乳文化实物展示、研究之空白,也可以让广大读者回味往昔。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画册根据征集到的内容,分为“奉献乳业”、“追忆往昔”、“定格历史”、“时代烙印”等7个部分。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角度阐释乳文化的发展。早一些的有出自光绪年间的《牛马经》,讲述了清朝的人对于牛奶的认识:“牛乳,味甘气微寒无毒;牛酥,味甘气凉微寒,补五脏利肠胃益心肺止渴;牛酪,味甘酸气寒……”。此外,还有民国时期的乳业教科书《乳牛学》,建国初期,上海畜牧兽医出版社曾发行出版的《兽医手册》,这本关于动物养殖、哺育的工具书中,系统介绍了牛乳之分级、牛只体格检验、奶牛炎症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很多参与者还提供了他们自己保存多年、甚至是自己祖辈留存下来的宣传画册、专业书等物品,这些都是对于乳文化发展的深刻见证。
伊利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对于《乳香中的记忆》十分重视,因为这不仅关于众多消费者的亲身经历,也是对中国乳业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纵观伊利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伊利集团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从1956年的养牛合作小组,到1996年的挂牌上市,再到十年后牵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无一不体现着伊利在进步,中国乳业在发展。如今,伊利依托科技创新,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其中高附加值产品占到整体产品结构的40%,接近国际化水平,在产品结构上与全球接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伊利还提出“绿色领导力”的发展理念,即强调要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被业内认为伊利实现由业绩导向到责任导向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日前,这本精美的画册已经寄送到很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手中,一位来自呼和浩特市的参与者宋爱和激动地说:“《乳香中的记忆》画册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的乳业发展历程,也让乳香中的记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