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山东答卷”融媒体大型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山东答卷”融媒体大型报道。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届东亚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但东亚经济合作的议题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出,东亚合作要把握好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方向。在当前世界经济变幻莫测、各方利益纠葛增多的形势下,超越南海问题等的干扰,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张弥足珍贵。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茂荣
第九届东亚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但东亚经济合作的议题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出,东亚合作要把握好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方向。在当前世界经济变幻莫测、各方利益纠葛增多的形势下,超越南海问题等的干扰,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张弥足珍贵。
最近,全球经济警报再度拉响,东亚经济表现不及预期。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并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3%和3.8%。除美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均表现欠佳。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推动下仍未出现大起色,消费税上调的影响至今未消。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同比下降6.8%。中国经济明显偏弱,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信贷数据低迷。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降至7.3%,为5年来最低。受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东盟经济增长也不及预期。第一季度泰国经济萎缩1.9%,印尼经济增速降至5年来新低。亚洲开发银行将2014年东南亚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下调至4.6%,低于2013年增长水平,并下调了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预期。
当前,东亚各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改革压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经济体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然而,短期经济刺激政策虽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增长,却不能改变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在东亚主要经济体中,日本央行仍在通过宽松货币政策“药方”刺激经济,但“药效”大不如前,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东亚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中国等,面临维持经济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重大改革,摒弃主要由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实现由人力资本质量和创新驱动的基于生产率提高的增长,并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东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需求也日益迫切,但面临资金缺口等难题。东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求旺盛,以房屋、公路、电力等为代表的民生项目有待增加。日本等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进入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期,地铁、机场、港口等需要翻新升级。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经济体面临财政赤字,基建资金缺口巨大。而亚洲地区2010-2020年基础设施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才能支撑目前的增长水平。而目前为东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资金有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
东亚合作中的问题有增多趋势。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并不断拉大差距,两国对东亚经济金融合作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在包括清迈倡议及其外汇储备库建设等东亚金融合作中,两国竞相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积极筹建亚投行,日本担心中国影响力扩大而拒不加入,并与美国一起大造国际舆论阻碍亚投行“降生”;日本还通过优惠融资措施加大对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在缅甸等国与中国展开激烈争夺,甚至不惜“挖墙脚”,导致中国的一些投资项目面临变数。中日双边经贸合作方面,由于双方激烈争夺钓鱼岛控制权,领土争端导致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变为“政冷经冷”。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建成以来,取得显著成果,但现在明显表现出标准低、涵盖范围窄等问题。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议双方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积极开展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谈判,并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东盟国家对“升级版”态度复杂,一方面为与中国取得共赢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中国产品挤占其市场,特别是印尼、泰国、越南等顾虑较大。此外,南海领土争端开始对东亚经济合作产生影响。近年来,在菲律宾、越南等国挑衅下,南海局势趋紧,中国与菲、越矛盾上升。菲、越两国不断制造中国“以大欺小”的国际舆论,拉美国、日本、印度等撑腰壮胆,并企图绑架东盟一起对抗中国。领土争端对经济合作的影响开始显现。越南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即有拉拢美国对抗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意图。在两国鼓噪下,东盟在南海领土争端中的立场也出现微妙变化,甚至可能会影响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为应对共同的经济挑战,东亚各国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才能共赢。为此,中国正在努力改善地区合作环境,主动为南海问题降温,并加强经济合作力度。中日实现首脑会谈迈出了双边关系“融冰”的第一步,中国-东盟升级版的推进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密切东亚经济联系。
英国《每日邮报》11月12日刊文称,中国正在推动亚洲格局的变化:在东南亚,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发挥着比美国和日本更大的作用;中国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妥善管控有关纠纷和争议,树立中国在地区的新形象。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东亚各国应始终秉持以诚相待、求同存异之心,在区域合作大潮中力避不和谐的噪音与干扰,坚持经济合作“主航道”,造福本地区人民。
原标题:东亚:唯有经济合作是主航道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