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迎拐点:只字未提加息 首提稳健中性

2017-02-20 09:38:00来源:北京晨报作者:

  央行在今年要有大动作。近日,央行发布《2016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今年不仅要防通胀,还要严格限制信贷,防止经济脱实向虚。与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格不同的是,这份报告直指各种风险和泡沫,尤其是楼市。

  勒紧炒房的口子

  “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在央行这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抑制资产泡沫成了重点内容。央行表示,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资产泡沫问题凸显。今年,央行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

  央行直言不讳地在报告中将“房地产泡沫”,与股票市场异常波动、跨境资金流动等风险并列,作为重点风险领域。同时直言,今年央行要“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实际上,当下不少银行已经对房地产融资有所收紧。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银行已对房地产融资全面趋紧,禁止“配资拿地”等地产夹层融资;新增开发贷趋紧;拒绝给“五证不全”开发商提供贷款;暂缓存量信贷置换房贷等交叉融资手段。

  而在个人按揭贷款方面,多地也已经收紧相关政策。以北京为例,目前个人首套房按揭贷款最低利率已经从此前的85折升至9折。而二套房个人按揭贷款的最长年限也从此前的30年缩短至25年。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房贷利率仍有上行的可能。

  货币政策迎拐点

  只字未提加息 首提“稳健中性”

  央行此次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首次采用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央行所说的“稳健中性”,极大可能是针对“稳健略偏宽松”而言。本次报告货币政策趋势部分还有着“部分时段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表述,使得当前货币政策与前期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对比,同样表明了央行货币政策出现拐点。

  此次央行报告并未出现“加息”字眼。因此前美联储“今年可能3次加息”的鹰派言论,以及央行在春节前后上调MLF及逆回购中标利率,市场普遍猜测央行正在释放加息信号。

  但央行在这份报告中表示,“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标的结果”,同时又提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也有相应的量价目标,目标的调整和侧重点的变化服务于宏观调控的需要”。

  邓海清认为,报告一方面指出利率上行是市场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利率上行是宏观调控的需要,前后的矛盾能够体现出央行希望避免市场将“利率上行”理解成主动“加息”的态度。

  L型拐点已过

  首次表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

  去年,政府将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定为“L型增长”。但央行报告中对中国经济形式却保持了自2014年以来最乐观的态度。央行报告首次指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

  邓海清表示,此次央行直接提到“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运行总体平稳”,之前都只是提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反映出央行对经济下行的担忧情绪逐渐消散,印证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

  央行对通胀的关注度正在提升。央行表示,从物价形势看,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未来变化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未来物价指数较上季提高5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

  报告指出,未来物价涨幅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状况和供求相对变化,当前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既有上行动力也有下行风险,基数因素可能使未来一段时期同比物价涨幅放缓,这些都有助于物价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须继续密切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开始,CPI同比增幅不断扩大。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长至2.5%,PPI同比增速达6.9%。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预计未来数月PPI涨幅继续保持在高位,要警惕PPI过快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链接

  1月外汇占款再减2000亿

  连续第15个月下降

  北京晨报讯(记者 姜樊)近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外汇占款下降2088亿元人民币,这已是连续第15个月下降。不过,较前几月相比,外汇占款减少的势头已经明显减弱。实际上,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中国外汇占款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并于2015年12月及2016年1月,分别创下史上第一、二大降幅,随后外汇占款降幅逐渐收窄。

  有业内人士表示,外汇占款的降幅收窄,主要与美元强势、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进而导致市场结汇意愿较低等有关。未来,受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加之政策调控和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等方面的影响,资本流动也有所减缓,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外汇占款下降趋势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这一趋势还会延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