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效益好转为改革创造条件

2017-04-14 08:47:00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13日通报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利润总额3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23.2%,双双创下近年来同期最佳业绩,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税收贡献等都很靓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煤电油运等先行指标的企稳向好。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央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7%,发电量同比增长7.4%;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4%,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4%;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4%,销量同比增长14.9%;航空企业运输周转总量同比增长9.8%,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6%;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8%。因为,正是这些指标的不断改善、逐步向好,才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才让企业效益好转的基础更加坚实。

  央企效益的好转,除了证明经济的止跌企稳、经济运行状况的改善、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效果初现之外,更重要的,它能够为国企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国企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增加新的能量。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

  国企改革是眼下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效率也不高。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经济状况不佳。特别是央企,很多都出现了亏损现象,有的还出现了债券违约、到期资金不能兑付等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企业负担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也就遇到了难题,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很多原准备加快改革速度的企业,也因为企业效益下降,经营困难增强而放弃或放慢了改革速度。

  譬如钢铁、煤炭行业,就因为产能严重过剩,相当一部分企业难以充分发挥产能,有的则成了僵尸企业,要想全面推进改革,难度就相当大,需要筹集的改革成本也相当高。去年为了去产能,中央财政安排了1000亿的专项资金,到了地方,也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即便给央企,也可能满足不了多少企业的去产能工作。

  效益好转对央企改革是一大利好,尤其是煤电油运等先行行业的好转,对央企改革的正面作用更大、积极影响也更多。至少,可以从一季度的经营状况中,看到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的好转,看到了可以推动改革的希望。不然,改革的难度将很大,代价也很高。

  央企改革难点在两头,一头是垄断行业,一头是困难行业。垄断行业难归难,改革的资金还不难筹集,改革可能产生的效益和红利也会比较大。譬如正在推进混改的中国联通,20%的股权就有可能吸引到300亿资金。前两年中石化销售公司只转让了30%的股权,就吸引了1000多亿资金。其他垄断行业,只要改革决心下了,改革的资金、改革的收益、改革的红利是不成问题的。所不同的是,效益越好,可能产生的红利和收益也越多。

  但是困难行业就不同了,像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由于前些年步子太大,投入太多、负债太高在效益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如果启动改革,多数企业可能都难以承受,难以筹集到足够的改革资金,甚至会因为改革成本过高、筹集资金的难度太大而停滞或放弃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困难行业才是改革的最大难点。如果不把困难行业的改革搞好,国企改革要想深入推进,难度相当大,困难也相当多,甚至会成为改革的拖累。

  所以,央企效益的好转,对改革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如果这样的格局能够一直维持下去,央企改革的步伐一定会加快。改革步伐的加快,则能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更具活力、更具市场竞争力,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