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增效”成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

2018-03-06 09:18:00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孙韶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今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

  “聚力增效”成为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词。今年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全年合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等负担超万亿。支出方面,支出规模扩大的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

  赤字率降至2.6% 赤字规模与去年持平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财政赤字2.38万亿元,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

  此外,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业内专家指出,相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的提法,今年的财政政策在保持积极取向不变的同时,突出“聚力增效”。从赤字规模来看,2.38万亿元与去年持平,而赤字率降低则为财政政策预留了空间,同时也彰显出更加侧重在结构性方面发力的特点。具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体现在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聚力增效则更加突出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今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去年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今年将结合完善税制继续实施减税措施,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支出方面,今年要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国防等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赤字率拟安排2.6%,主要是经济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压缩赤字率具有条件,另外,也体现出总量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变的特点,积极财政政策表现在“聚力增效”反映了两层含义,一是“聚力”,也就是约20万亿规模的财政支出要整合形成合力,解决财政资金碎片化的问题,改变财政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二是“增效”,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花好钱办好事”,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好,让老百姓都能满意。

  今年继续减税降费 力度不减去年

  去年以来,我国着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推出包括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继续实施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等减税政策。

  此外,还实施包括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在内的多项降费政策。预算报告显示,本届政府以来,经过持续清理规范,截至2017年末,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1项,减少幅度超过72%,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3项,减少幅度为69%;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1项,减少幅度为30%。据统计,2017年我国全年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力度不减去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做出多项部署,具体包括: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加大中介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力度。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不合理的坚决取消,过高的坚决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分析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预算报告指出,财政收入方面,2018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形成新的强大动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财政增收也存在一些压力和挑战,主要是价格因素增收作用可能减弱,新老减税降费措施叠加将产生较大减收。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新增支出需求很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需要优先保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都需要重点支持。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需要加大投入。

  综合判断,预算报告指出,2018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向好态势与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并存,预算收支安排依然是紧平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在今年的“国家账本”中,民生支出成为重点保障领域。预算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教育支出占比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12.4%,城乡社区支出占比10.1%,农林水支出占比9.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比7.3%。

  其中,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55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继续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保持较高的支出力度,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压缩一般性支出,具体安排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支持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