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院思想大讨论:服务高质量发展从人才培养开始

2018-07-31 15:30:00来源:中国网财经作者:

  编者按:

  6月8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就全面部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相关工作,召开了动员大会。自此,解放思想大讨论正式在常信院的校园里拉开帷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积极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指导事业发展。

  4月28日,江苏省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进行学习交流,并对全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进行动员部署。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并讲话,强调要动员全省上下兴起思想大解放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不懈奋斗。

  常信院是江苏省首家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建校五十多年以来,已经发展为拥有7个二级学院、46个专业的知名院校,为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如今,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常信院所处的长三角中心地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必将承担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常信院作为扎根常州、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摇篮,应当如何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服务与保障,就成了常信院师生此次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最核心的命题。

  企业的人才刚需

  要讨论如何为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以建成制造强国为目标,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蓄力。而作为全国制造业优势区域,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化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

  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火花”),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加工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高坚强兼任常信院特聘产业教授。他表示:

  “我们一直非常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因此也一直在为研发团队储备人才,以便未来能应对企业在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制造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因此,新火花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智能制造的实际生产应用需要融合多种技术。因此,我们希望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也能够拥有更为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高坚强说。

  这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火花并非孤案。2006年从常信院毕业的邓军,去年与上海辉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合伙成立常州布鲁司鹏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制造型企业提供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

  邓军坦言,很多像布鲁司鹏这样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服务的物联网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基础运维人才。但企业对运维人才的技能需求并不是单一的:

  “如果他们在运维技术的基础上,还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或者熟悉市场,这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人才自身的职业发展,都有价值。”

  用专业群瞄准岗位群

  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普遍性需求,成为常信院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因此,专业群的建设受到常信院各二级学院的重视。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了《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的、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集合。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瞄准的不是企业里的一个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常信院软件学院院长王小刚分析说,“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学模式上进行调整,将专业打通,但这种打通不是简单的融合,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目前,常信院软件学院拥有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四个专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软件与大数据专业群。

  “我们的专业群采用‘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培养模式。”王院长介绍说,“我们将所有专业的底层基础知识打通,开设公共基础课,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专业不同的侧重方向,再开设中层专业课程,帮学生确定专业主攻方向,明确职业定位,培养专项能力。而高层互选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复合能力,在学生专业主攻方向之外,为他们提供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帮助他们扩展知识结构。”

  目前,类似的培养模式已经被常信院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群普遍采用。在此基础上,各学院对专业群的课程设置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形成了“全人教育、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专业群为例,据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杨诚介绍,该专业群正尝试通过课程教学、项目实践、能力展示、精英培育四大平台开展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职场基本素质培养、职场专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另一方面,各专业群也尝试在专业课程中融如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考核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需求的“无缝对接”。

  搭建“智能工厂”实践平台

  要真正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是常信院本次思想大讨论不容忽视另一课题。而智能工厂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构建,可以视为常信院对产教融合这一课题的重要实践。

  5月18日,第十三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51个重点项目集体签约。其中之一,便是由常信院携手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等中外知名企业,共同打造的兼具教学、科研、服务、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工厂”产教融合综合实践平台(以下简称“智能工厂”)。

  “我们的智能工厂,采用‘4+1’的设计结构。这里的‘4’指的是单元实训中心、多技术与多专业融合实训中心、实体工厂,以及大数据管理中心。另外一个‘1’,就是我们与西门子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智能工厂项目负责人、常信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薛苏云介绍说。

  据薛院长介绍,智能工厂的单元实训中心是根据智能制造所需的核心技术设立的。“我们目前已确定将有针对性地设置35个单元实训中心。学生进驻单元实训中心后,既可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而多技术与多专业融合实训中心,则是在单元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及企业多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而设置的。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与其他自动化设施进行集成的?机器人的抓手设计需要哪些机械学知识?这需要学生们拥有跨专业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多技术与多专业融合实训中心就为他们提供了打通专业壁垒、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薛院长介绍说。

  实体工厂则可算是智能工厂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最直接的模块。“我们会按企业标准构建这间工厂,并结合区域市场的实际需求,为第三方企业提供机械零部件的柔性生产。”薛院长说,“实体工厂还将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有关智能制造的实际体验。”

  此外,智能工厂还将打造大数据中心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前者将搜集智能工厂运转过程中产出的所有数据,通过数据管理与挖掘,推动教学与生产。后者一方面将利用西门子的技术,构建智能制造能力展示中心;另一方面还将建造专业实验室,帮助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转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成立行业研究中心,为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进与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薛院长说。

  引入高端柔性人才助力教学科研

  对常信院而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很关键。而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则为常信院师资力量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更多可能,这也是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较为突出的一方面。

  6月23日下午,常信院举办双聘院士、特聘(产业)教授聘任发布会,首批聘请 29 名专家学者。南非国家科学院院士王庆国受聘为“双聘院士”。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常信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勇紧扣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全职引进更难的人才瓶颈,大胆突破学校原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创制了《柔性引进人才暂行管理办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根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岗位需求,以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项目合作等柔性引进方式,重点引进在国内外拥有领先专业技术、教学科研成果并能推动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各类人才。

  受聘为常信院的“双聘院士”后,王院士表示,未来将在三个方面与常信院展开合作:

  “首先是教学。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企业应用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面临着专业调整与通识教育拓展的需求,如何优化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我想这是我们可以共同研究的。”

  “其次是科研。在研用融合的大背景下,科研不应只停留在论文里、或者实验室里,而应该转化到实际生产应用之中。对于常信院这样的高职院校而言,应用性科研是值得发力的方向。而在这一方面,我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此外,王院士还将担任常信院中国-南非产业合作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顾问,指导研究中心对南非产业发展态势及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研究。“随着非洲的发展,高素质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而这恰是常信院人才培养的强项,对于常信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也具有重要意义。”王院士说。

  区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思想的指引;职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同样需要积极开放的思想。

  此次常信院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仍在学校师生之间不断推进与扩散。对此,党委书记王丹中曾表示,要以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汇聚全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智慧和共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形成合力。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郭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