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日谈 以“变守”之道打造有效供需新格局

2021-02-10 08:44:1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作者:阚超

  2020年,中央提出构建我国经济“双循环”,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提出需求侧管理的新思想,着力打造经济供需新平衡、内外贸经济新格局。作为经济血脉的银行业保险业,应及时适应政策形势新变化,变革积弊,守业履责,以有效的供给满足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提升经济体系效能。

  一、“变”之法,要围绕一个“活”字,着力解决洼地积水、竭泽而渔等顽疾,实现畅通流动与良性循环

  (一)变“洼地积水”为“南水北调”,解决供给不平衡的问题

  2020年的全球疫情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而银行保险出于自身风险管控等因素考虑,政府平台、房地产信仰和车险依赖等行业集中度问题更加突出。从青岛地区数据看,2020年末在全部存量贷款中,投向基建和房地产领域的贷款比重超过一半。保险业务集中于车险,占比达到近九成,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工程险等供给偏少。年度新增贷款中,投向基建和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比达六成,导致金融资源“洼地积水”效应明显,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外贸等行业则显得风调雨不顺,旱涝不均,如辖区有银行授信的制造业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50%。对此,必须坚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总行(公司)层面制定优化金融供给的具体配套措施,银行要重点转变“贷大贷房贷国企”的惯性思维,优化信贷投放刚性结构,防止政策变成可揉捏的橡皮泥。保险业要逐步改变“一险独大”的局面,加大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非车险产品供给,扩大风险保障范围。

  (二)变“一闸束水”为“多孔放水”,解决有效金融需求转化不足的困境

  近几年贷款投放规模逐年递增,信贷之水较为充沛,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银行信贷管理政策的过度标准化和一致性,无论小微户主还是大中企业,其风控操作基本没有差异化,抵押担保依然是基本条件。比如辖区已获取信贷的小微企业中,抵质押贷款占比48%,信用贷款占比14.3%,以抵质押为主要增信手段的融资模式未明显改观。要改变需求转化不足的现状,一是应根据省市县经济发展现状予以科学、合理地授权。二是要细分企业类型和行业类型,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实施精准滴灌扶持。三是要真正实施尽职免责制度,打消基层人员惧贷心理。四是要强化科技支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真正将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现金流作为授信评价的首要因素,让缺乏抵押物但有经营能力的金融需求获得支持,提升可得性和覆盖面。

  (三)变“按次供水”为“源水长流”,解决金融供需循环不畅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银企相互缺乏“共同体”的意识,银行过于看重当期的绩效回报,对遇有暂时困难的企业,首先想到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担心自己因“跑得慢”出现不良,退出成为风控的代名词,金融服务变成“一锤子”买卖。近几年发生的担保圈、担保链、债券违约等风险,一家企业出现问题,抽贷压贷成为首选,一些原本经营正常的企业因为资金流断裂而陷入困境,风险并没有因此控制住反而不断扩大,甚至累积形成区域性风险,整个金融生态遭到破坏,一损俱损。对此,一是要建立更科学的高管人员任职期限,既要防止长期任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廉政问题,也要防止短期化带来的只求业绩的负面效应。二是要培养银企之间正确的合作观,相互承诺,成为彼此的伙伴。银行要减费让利,变“咸水”为“甜水”,真正解企业融资之渴,通过助力经济恢复正常循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同时,探索建立主办银行制度,防止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的同时,提高主办银行的社会责任感,促进银企之间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守”之道,要围绕一个“专”字,着力解决宏观政策传导阻滞,空转套利,实现经济金融平衡发展

  (一)守初心使命,专注政策有效落实,平衡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

  针对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带来的影响,党和国家出台了大量宏观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比如房地产、政府隐性债务、降杠杆去产能、延期还本付息等,但从实际效果看,部分基层银行保险机构的贯彻与落实仍然存在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政策的传导存在淤点和堵点,金融乱象问题屡查屡犯,得不到根本有效解决。其重要原因就是把党的政策让位于市场,背离宏观调控的导向。对此,一是要在思想上更要在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指导经营发展的方向。二是要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摒弃唯业绩和利润论,把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度作为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升社会责任感。三是要围绕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力度,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大力拓展保险保障功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守功能定位,专注主业本源,平衡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银行保险的发展根源于经济发展和企业盈利,失去了企业发展,金融将成为无源之水。银行保险机构必须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社会资源中的配置作用,保持对经济的金融供给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生产和消费潜能。对此,一是要专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心无旁骛,摒弃“规模求大、地域求广、业务求全”的发展情结,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压缩影子银行业务,杜绝资金在体系内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二是要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相对于地方经济点多面广的金融需求,银保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机构要坚持发展定位和特色经营,防止参与同质化竞争,提高与地方经济的适配度。城商行应降低“入股”意愿,重点服务当地小微和民营企业;农商机构应避免“进城”倾向,脚踏泥土,切实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保险机构应防止“理财”导向,注重发挥保障功能。三是要有保有控。普惠金融不是全民金融,无效的金融需求应加以甄别限制,信用卡透支和个人消费贷款应充分考量收入水平和偿债能力,合理控制企业和居民的杠杆水平。

  (三)守信用底线,专注合规经营,平衡好供给与风险的关系

  提升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供给,必须控制好风险,规范好行为,行稳方能致远,否则供给越多风险积累越重,最终反成为经济救助的包袱。风险和合规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经营决策失当,经营行为异常,政策规章执行让度于逐利思维。对此,一是审慎创新,坚持和鼓励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标准的创新,提高有效金融供给,杜绝打政策和监管“擦边球”,以及变造报表数据等伪创新,防范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老路。二是规范经营决策和行为。要将高层决策纳入内部审计和监管范畴,防范决策层胡作为和乱作为。要改进问责方式,提高违规成本,防止“水过地皮湿”的不痛不痒,推动实现根源性整改和规范。三是加强信用风险的处置,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化解不良资产,轻装前行。同时,加大拨备提取,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后劲,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总体看,银行业保险业要在变中革新自我、提升活力,在守中保持定力、维持平衡,既要明确施展的方向所在,也要知晓展业的约束规范。监管部门要专注监管主业,发挥好“查错纠弊”的作用,做到既不失职更不渎职,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和生态环境,督促机构顺势而为,紧紧围绕双循环、供需动态平衡的重大部署,切实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激发经济潜在需求,逐步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