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新型诈骗:制造钱财消失假象 盗取卡号密码

2015-08-05 18:04:00来源:三湘都市报作者:

  网银里大笔金额莫名消失,接到陌生电话称有未完成订单,并以帮助取消订单为由骗取密码等信息……互联网时代,各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消费者应多加警惕,以防关键信息泄露。

  本报7月29日讯不法分子通过植入木马获取网银密码后利用账户内贵金属交易造成钱已被扣走的假象,再使用电话利用受害人恐慌的心理骗取交易密码从而盗走钱。29日上午,长沙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热线96258,称其遭遇了一种新型诈骗方式,所幸未造成财产损失。

  【惊险事件】

  网银内7600元莫名消失

  家住芙蓉区的市民刘先生28日上午接到了一个号码归属地为杭州的陌生来电,对方声称自己是某网店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在其网店购买了价值7600元的Q币,“她报出了我的银行卡号码,问我是不是确认购买。”

  遭到刘先生拒绝后,对方说刘先生的银行卡可能被盗,他们也是发现下单的QQ与付款的银行卡主所留联系方式不一致才致电卡主要求确认,但对方强调“订单已经生成了,规定必须在20分钟内发货,如果真被盗,希望赶快取消订单”。

  刘先生立刻登录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查询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的确有7600元不翼而飞,无论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客户端进行查询,结果都是如此。刘先生慌了。

  对方表示他们可以帮助取消订单,但需要刘先生在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器上输入对方提供的单号,再把显示的数字提供给对方来取消订单。

  对方开始催促,刘先生意识到如果把密码给对方,对方就能取走那7600元钱,因此并未执行。

  【银行回应】

  新型诈骗——制造钱财消失假象

  让刘先生不明白的是,网银支付密码器、第三方支付密码、银行卡与取款密码都在他手中,为何网银里面的7600元钱却不见了?

  通过查询网银交易明细,他发现账号花费7600元购买了一个名叫如意金的项目。工商银行客服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遇到了最新的诈骗手段,所谓如意金指银行提供的一种账户内贵金属交易服务,这种交易因为不涉及向卡外转移资金,默认只要登录了网银就可以操作,所以只需登录密码。

  支招

  网银用多少放多少,

  设定登录提醒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刘先生修改了网银登录密码并从贵金属交易明细中撤销订单,在网银的安全设置里将“账户内交易是否需要密码器”从“否”改为“是”。工作人员强调,如果超过24小时,订单成立后就不能撤销,届时只能通过账户交易再把贵金属换回钱,“会扣除交易手续费,如遇金价下跌等情况,损失也只能由客户自行承担。”工作人员提醒刘先生,由于银行卡的卡号与用户名、密码已经泄露,最好将现有银行卡注销申请新卡。

  “骗子先设下圈套,利用钱财消失来营造恐慌心理,再骗取银行卡密码进行诈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民警表示,市民可定制网银登录提醒和手机银行登录提醒,这些都是免费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将钱放在网银里,用多少放多少。”

  相关新闻

  上半年我省查获18起传销案

  本报7月29日讯今天,记者从“全省打击传销集中整治行动大要案件案情通报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省已破获18起传销案件,遣散2万余名传销人员。“中国明明商”、“纯资本运作1040工程”、“中和支付”、“威凌汽车养护产品”等4家非法组织涉嫌传销,已被查获。

  “从已破获的案件中我们分析发现,传销手段在不断变换。”省工商局副局长鲁先华告诉记者,现在传销手段在不断“升级换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销不法分子将传统传销手段改头换面,借助虚拟网络继续编造传销骗局。网络传销扩张迅速,危害更大,具体表现为: “消费返利”、“网络游戏”、“网络直销”、“环球旅游”、“电子商务”、“电子币”、“境外原始股投资”、“微商”等形式。

  鲁先华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级、各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积极探索构建防控传销的长效机制。他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只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就不会落入传销陷阱。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孔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