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博重组收益,一向鲜少投资ST股的社保基金尝到了其中的冰火滋味.
4月5日, 刚刚戴帽不足半月的ST大成(600882.SH),一开市就再次因股价连续三日触及跌幅限制而遭停牌一小时,该股随即发布了近一周来的第二次股价异动公告.
可以对比的是,原本还在一季度前半段创下近一倍涨幅的公司股价,却在不足一月的时间里犹如过山车似地累计下跌近三成.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显然首当其冲.资料显示,该组合自2011年二季度首度介入该股以来, 第三季度曾持续加仓,截至2011年底仍坚定持有148.32万股,位居公司流通股股东第四位.而与其相较,曾一度在第三季度进驻公司的其他基金却几乎都已在第四季度出逃.
等待重组草案的获批, 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重仓该股的绝对理由.西部某综合类券商分析人士称,早在去年公司披露重组拟转型铁矿石采选初期, 该社保基金就高位进驻,且下半年还略有加仓.这对于崇尚稳健投资的社保基金组合而言实为少见.
而记者也注意到,该基金组合介入的个股大多存在定增,并购的重组题材.
社保基金的豪赌3月20日,ST大成发布了2011年年报 .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下降12.07%.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达3.81亿元,较2010年的-7112.36万元进一步恶化,基本每股亏损达1.78元.
而与此同时,市场关注的事主要集中在其酝酿已久的资产重组上.
相关公告显示,2011年1月19日,ST大成发布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农化正在筹划针对公司的重大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事宜.3月31日,公司披露称,将以全部资产及负债置换与定增结合的方式收购华联矿业100%股权,转型成为铁矿石采选企业.
至此, 公司股价开始迅速上涨.短短11个交易日,竟出现了7个涨停,累计涨幅一度高达129.46%.此后股价震荡下跌, 及至7月27日,ST大成发布《大成股份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草案)报告书》,公司股价则较高点时回调达38.18%.
从前十大股东变更看,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正是在公司重组披露后的轮番上涨中积极进驻.截止到公司半年报 ,其持有股份为134.39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同期在二季度进驻的机构还有银河稳健基金,持有149.99万股, 位列公司第四大股东.而第三季度,包括嘉实稳健基金,丰和价值基金,银河创新基金在内的三只基金也逆势介入.
"从当时的股价区间看,成本基本都在10元以上.第四季度减仓的话,必然亏损."前述券商人士认为,年报披露在第四季度退出的基金基本属于割肉止损.
游资力博重组年后市场的回暖,让情况出现转机.
K线显示,ST大成在2012年1月5日探底6.26元后,开始迅速上行,至3月7日一度创高至11.98元,累计涨幅达91.37%,成为市场少有的牛股.倘若社保基金组合在高点顺利减仓,仍能博得正向收益.
从交易信息看,游资成为该股此轮行情的始作俑者,而其中更不乏博取后期重组收益的实力游资.记者注意到,3月22日,位于上海的国泰君安总部以远高于第二名四倍的买入量买入ST大成达4351.86万元.而此前的3月6日, 国元证券上海虹桥路营业部也同样以高于第二名约三倍的买入量买入ST大成3964.88万元.除此之外,武汉,深圳,海口等地游资也积极参与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 游资中也有来自公司所在地山东淄博的资金.记者发现,在公司异动期间, 中信建投证券淄博市中心路证券营业部异常活跃,不断买入卖出,带动其余游资积极介入.而除此之外, 齐鲁证券淄博中润大道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淄博石化营业部也都出现在买入阵营当中.
"不排除当地资金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博取重组的可能,而来自上海等地的巨量游资则明显直指重组预期."另有券商营业部市场人士猜测,在3月份积极介入的游资很可能已对重组的相关进展有所预见,因此股价的多空搏杀较为激烈.
但多少令市场始料不及的是, 股价却在随后的大半月迅速回跌,截至4月5日,跌幅已达26.54%.
而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不排除已经出逃.从2月6日,3月22日和3月30日ST大成成交龙虎榜来看, 均有机构位列卖出榜前列.其中,2月6日机构卖出440万元,以当日中间价8.19元计算,机构当日卖出53.7万股.3月22日机构卖出494万元,以当日中间价9.53元计算,机构卖出51.8万股.而3月30日机构席位卖出293万元,以当日平均价8.75元计算,机构卖出33.5万股.换句话说,在这三个交易日,机构席位共卖出139万股,与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持股数量相近.
4月5日, 刚刚戴帽不足半月的ST大成(600882.SH),一开市就再次因股价连续三日触及跌幅限制而遭停牌一小时,该股随即发布了近一周来的第二次股价异动公告.
可以对比的是,原本还在一季度前半段创下近一倍涨幅的公司股价,却在不足一月的时间里犹如过山车似地累计下跌近三成.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显然首当其冲.资料显示,该组合自2011年二季度首度介入该股以来, 第三季度曾持续加仓,截至2011年底仍坚定持有148.32万股,位居公司流通股股东第四位.而与其相较,曾一度在第三季度进驻公司的其他基金却几乎都已在第四季度出逃.
等待重组草案的获批, 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重仓该股的绝对理由.西部某综合类券商分析人士称,早在去年公司披露重组拟转型铁矿石采选初期, 该社保基金就高位进驻,且下半年还略有加仓.这对于崇尚稳健投资的社保基金组合而言实为少见.
而记者也注意到,该基金组合介入的个股大多存在定增,并购的重组题材.
社保基金的豪赌3月20日,ST大成发布了2011年年报 .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下降12.07%.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达3.81亿元,较2010年的-7112.36万元进一步恶化,基本每股亏损达1.78元.
而与此同时,市场关注的事主要集中在其酝酿已久的资产重组上.
相关公告显示,2011年1月19日,ST大成发布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农化正在筹划针对公司的重大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事宜.3月31日,公司披露称,将以全部资产及负债置换与定增结合的方式收购华联矿业100%股权,转型成为铁矿石采选企业.
至此, 公司股价开始迅速上涨.短短11个交易日,竟出现了7个涨停,累计涨幅一度高达129.46%.此后股价震荡下跌, 及至7月27日,ST大成发布《大成股份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草案)报告书》,公司股价则较高点时回调达38.18%.
从前十大股东变更看,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正是在公司重组披露后的轮番上涨中积极进驻.截止到公司半年报 ,其持有股份为134.39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同期在二季度进驻的机构还有银河稳健基金,持有149.99万股, 位列公司第四大股东.而第三季度,包括嘉实稳健基金,丰和价值基金,银河创新基金在内的三只基金也逆势介入.
"从当时的股价区间看,成本基本都在10元以上.第四季度减仓的话,必然亏损."前述券商人士认为,年报披露在第四季度退出的基金基本属于割肉止损.
游资力博重组年后市场的回暖,让情况出现转机.
K线显示,ST大成在2012年1月5日探底6.26元后,开始迅速上行,至3月7日一度创高至11.98元,累计涨幅达91.37%,成为市场少有的牛股.倘若社保基金组合在高点顺利减仓,仍能博得正向收益.
从交易信息看,游资成为该股此轮行情的始作俑者,而其中更不乏博取后期重组收益的实力游资.记者注意到,3月22日,位于上海的国泰君安总部以远高于第二名四倍的买入量买入ST大成达4351.86万元.而此前的3月6日, 国元证券上海虹桥路营业部也同样以高于第二名约三倍的买入量买入ST大成3964.88万元.除此之外,武汉,深圳,海口等地游资也积极参与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 游资中也有来自公司所在地山东淄博的资金.记者发现,在公司异动期间, 中信建投证券淄博市中心路证券营业部异常活跃,不断买入卖出,带动其余游资积极介入.而除此之外, 齐鲁证券淄博中润大道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淄博石化营业部也都出现在买入阵营当中.
"不排除当地资金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博取重组的可能,而来自上海等地的巨量游资则明显直指重组预期."另有券商营业部市场人士猜测,在3月份积极介入的游资很可能已对重组的相关进展有所预见,因此股价的多空搏杀较为激烈.
但多少令市场始料不及的是, 股价却在随后的大半月迅速回跌,截至4月5日,跌幅已达26.54%.
而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不排除已经出逃.从2月6日,3月22日和3月30日ST大成成交龙虎榜来看, 均有机构位列卖出榜前列.其中,2月6日机构卖出440万元,以当日中间价8.19元计算,机构当日卖出53.7万股.3月22日机构卖出494万元,以当日中间价9.53元计算,机构卖出51.8万股.而3月30日机构席位卖出293万元,以当日平均价8.75元计算,机构卖出33.5万股.换句话说,在这三个交易日,机构席位共卖出139万股,与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持股数量相近.
张田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