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4 09:37:00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Topview数据显示,处在三聚氰胺事件漩涡中心的伊利股份(600887)在9月末遭遇基金大规模抛售后,近日,基金正在逐渐加仓购买伊利股份,新基金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更是在伊利股份低谷逆势建仓。
记者结合基金三季报和伊利股份的三季报发现,三季度末位列伊利股份前十大股东的基金除了3只指数基金外,仅有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易方达价值成长、建信恒久价值3只基金。而在伊利股份今年的中报中,重仓持有伊利股份的基金超过60只。
Topview数据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9月17日基金净卖出较少,仅有基金5172净卖出了3010万元,9月18日基金5267净卖出674万元。9月22日为基金卖出的高峰期,当日伊利股份前十大净卖出席位有8个基金席位,前十大席位共卖出8185万元,9月24日也是基金卖出的高峰期,当日前十大席位净卖出5300万元,前十大净卖出席位有8个基金席位。9月26日,仍然有3只基金在大规模抛售伊利股份。
综合基金三季报和伊利股份三季报,诺安基金旗下诺安平衡和诺安股票退出了伊利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席位,同时,伊利股份也未出现在诺安平衡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二季度伊利股份是诺安平衡第七大重仓股,交银施罗德成长和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也未出现在伊利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结合Topview数据,上述基金应该是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的几日中逃出了伊利股份。
由于受毒奶事件影响,投资者很容易出现一致性意见,即认为伊利股份的业绩会大受影响,甚至认为伊利股份会出现亏损,于是投资者纷纷抛售,伊利股份股价也大幅下跌。然而,二季度成立的新基金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基金在低位建仓了伊利股份,三季度末该基金建仓的唯一一只股票即为伊利股份,该公司旗下另一只基金万家公用事业也在三季度末买入了伊利股份,伊利股份为该基金三季度末第七大重仓股。
Topview数据显示,进入10月份,基金出现在净卖出席位的频率大为减少,反而出现在净买入席位上,10月28日基金7695、基金7740两只基金在净买入伊利股份,10月29日,前十大净买入席位净买入2593万元,其中基金7831、基金7788、基金7836三只基金在大幅买入伊利股份,10月30日也有4只基金出现在伊利股份的净买入席位上。
记者查阅券商报告发现,现在券商对伊利股份的评级并不高,国都证券对伊利股份的评级为中性,该公司研究员王明德认为,三聚氰胺事件让伊利的奥运投入付之东流,沉重的费用负担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来消化,伊利股份上半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毛利77%,事发后加大促销力度将进一步增大费用规模。伊利股份上半年销售费用比蒙牛多3 亿元,2008 年增加股权激励摊销费用2.74 亿,不合格产品回收、销毁也将增加期间费用。在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下滑的情况下,期间费用增加对2008 年营业利润的影响程度将被放大,不排除全年经营出现亏损的可能。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