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2500点基金自购升温 再引抄底猜想

2010-06-10 09:08:00    作者:孙旭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3000点时基金纷纷自购,引发市场“抄底”猜想;一个月后,指数跌至2500点附近,又见基金公司斥资数亿自购旗下基金。历史上,基金成群自购多被看做市场转向的积极信号,但机构“集体错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记者 孙旭 ○编辑 张亦文

  3000点时基金纷纷自购,引发市场“抄底”猜想;一个月后,指数跌至2500点附近,又见基金公司斥资数亿自购旗下基金。当震荡之下市场泡沫被逐步挤出,“筑底派”言论渐趋升温,基金此时出手是否预示着又一轮“寻底之旅”即将展开?

  6月9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网站刊登一则新闻,内容为该公司动用1000万元固有资金认购旗下华泰柏瑞量化先行股票型基金。有分析认为,股指徘徊在2500点附近,基金开始“出手”了。

  事实上,5月份以来,已先后有多只基金“为自己做嫁衣裳”。

  华安基金公司5月6日发布公告称,将通过代销机构认购华安行业轮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3000万元;兴业全球基金公司5月19日发布公告称,将通过代销机构分别申购兴业全球视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兴业有机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各25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六个月;5月25日南方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动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南方优选价值基金3000万元。

  上证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已先后有8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购旗下基金,涉及9只基金,申购总额为2.23亿元。若将时间轴拉长,二季度以来,各家基金申购旗下产品5.45亿元。

  历史上,基金成群自购多被看做市场转向的积极信号,但机构“集体错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3月末4月初,当大盘徘徊在3000点附近时,“配合”阶段筑底观点的推出,不少基金出现了一次中小规模的自购潮。可股指依旧一路向下跌至2500点,基金的“越抄越低”证明,这仅仅只是“平常”的自购而已。上证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运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产品已给基金公司造成2.31亿元的浮亏。

  那么,在2500点附近的这次出手是否具有更多实际参考意义呢?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前的持续震荡已经将市场大部分泡沫挤出,从历史上看也达到了估值区间低位下轨,因此基金出手或有抄底之意。

  不过更多的声音则是呼吁“冷静”。某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自购的原因是多样的,或出于看好后市,或出于营销产品,或出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自购QDII基金),因此不能单纯以基金自购的个案来判断宏观趋势的偏转,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另一位分析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认为,基金现在自购称不上是在“抄底”,最多是又一次“寻底”。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