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基金看台

战胜CPI的稳定利器

2008-09-01 10:30:00    作者:   来源:理财周报  

    "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永运不亏钱,但避险是完全可以做到
  投资界的股神巴菲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当你学会了不亏钱时,就是你赚钱的时候"。
  说的是在投资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能赚多少而是先要保证不亏钱,通俗地讲就是先要考虑生存问题再考虑发展问题。
  当然,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永运不亏钱,但避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从偏股基金中找到避险基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200多只股票型基金中选一只投资,这对任何一位投资者而言,都是既简单又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基金种类多、产品多,更重要的是,基金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无论什么基金,背后的重仓股几乎都一样,要挑到一只能够逆势飘红的基金犹如天方夜谭。
  一位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同质化的矛盾主要集中于基金类型、类别、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决策点、取向趋同性太大。"
  在他看来,基金投资决策的趋同,最主要的表现莫过于扎堆买股,比如在熊市中抱团取暖的防御策略,在牛市中形成泾渭分明的"二八"甚至"一九"现象。
  他强调,基金投资目标同质化,会使市场的热点过于集中,其同进同退的策略,更易造成市场波动加大。"很多时候,A股市场的主要热点均由基金集体建仓而出现过热;而集体减仓又会使某一行业股票受到重创。所以去年下半年证监会还专门就基金持股过于集中发出警示。"
  不要指望中国股票型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不景气之时能够达到避险的目的。今年以来,A股偏股基金集体亏损。
  造成这一局面的制度性原因在于目前中国股市尚不存在做空机制,"再低的仓位也经不住大盘60%以上的下跌幅度。"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抱怨。
  而在最近,6只新基金成立若干月以来净值纹丝不动,保持零仓位的"壮举",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基金经理对中国股市不完善制度的一种无声抵抗。
  债券基金:战胜CPI的稳定利器
  "基金的散户行为明显,做空机制的缺失和债市不发达,只有发展债市和做空机制,才能将基金从这一怪圈中解脱出来。"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曾在一次采访中作上述表示。
  随着大盘的接连大幅下挫,债券型基金以其较为稳定的收益和良好的抗跌性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在股市前景不明朗时,购买债券型基金,不仅可以降低资产的波动性风险,而且还可以应对不断走高的CPI。
  从欧美等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债券市场来看,中长期债券投资收益率是高于CPI的。从国内来看,2007年全年CPI上涨4.8%,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的收益率为4%~8%,再加上新股申购的投资收益率,投资增强债券型基金可以让居民应对不断走高的CPI。
  在欧洲等对规避风险要求极高的养老型国家(如法国、瑞典)里,债券市场参与程度远胜于资本市场。债券具有"控制风险,收益稳定"的特性,然而,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债券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购买渠道限制、缺乏一级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对债券资产的风险收益分析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缺乏等,债券型基金则为投资者提供了省时省力的稳健投资渠道。
  就债券型基金而言,最好的机会肯定是在一个降息周期。因为在降息的环境里,债券基金能分享到资本溢价的好处。在通胀的环境下,债券型基金更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把利率风险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给大家提供一个合理的回报。
  CPI对债券市场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实际上对债券市场未来影响更大的还是大家的通胀预期。
  "从避险的角度来讲,现在这个时机对债券基金的运作而言还是不错的,因为至少从目前来讲,短期利率的绝对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中国一年期到三年期的利率水平在全球的货币体系里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这就给债券基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作空间。"招商银行一位理财师向记者表示。
  定投基金法:以时间换空间至少需要5-10年
  避险的另一种方式便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定投基金法则。
  所谓基金定投就是通过分散投资、积少成多的方法,利用长期复利效应获取稳定投资收益,换一个角度,定投本身就是应股市波动而生,如果没有波动,定投也就失去了其优势所在。
  可以说,基金定投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统的财富积累观念,尤其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以储蓄为主要习惯的投资方式受到了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冲击。而在定投的字典里,长期投资、坚持不懈成为关键词。
  巴菲特有句名言:"永远不要去预测股市。"以"不变"应对市场难以预计的波动,正是基金定投的优势所在。
  切忌靠天投资,应主动去抵抗风险,选择定投的方式降低潜在威胁。 "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点位下,购买到的基金份额是不同的,点位高时,买的份额就少一些,现在股指回落了,份额也就增加了。对于这个"跌跌不休"的市场,在投资损失已成必然的情况下,基金定投虽然不能保证赚钱,却能在份额上得到补充,为以后反弹埋下根基,实际上也是变相盈利的一种方式。"上述招行理财师向记者表示。
  定投另一大特色就是避免选时的难题,许多投资者在去年"闯入"市场,截至现在,已跌的浑身是伤;此时,虽然大盘已不是高点位,新投资者却又陷入是否可以入场的难题。就在这思量着和一犹一豫之间,失去了很多机会。但定投投资者却相对从容,其每月定时扣款,省却了选时的烦恼。
  事实上,基金的优势就在于长期投资,但许多投资者不能坚持到最后,定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强制投资的功能,每月投入节余的小量金额,日积月累,长期享受复利的优势。新世纪基金建议,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一般是3-5年,因此定投需要5-10年的持续投资才能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