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投基有道

保本基金熊牛两相宜

2008-09-26 10:57:00    作者: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下,保本基金既具有低风险特征,又不放弃对股市高收益空间的追求,担保机构的引入则进一步增强对投资者本金安全的保障

  在全球经济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下,有什么产品可以保证收益?答案肯定是没有。当雷曼、美林一个个倒下之时,保证收益只能是天方夜谭。不过,专家建议,不妨考虑保本基金。

  “双保险”保证本金

  保本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策略基金,其特点在于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为投资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保障。承诺保本的期限被称为保本期,目前国内保本基金通常为2年或3年,而保障的比例通常为投资本金的100%,也有的低于或略高于100%。

  不过,国内市场保本基金由于数量少、规模小,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略显陌生。保本基金究竟是如何实现保本的呢?

  据国泰君安研究员介绍,从国际市场来看,保本基金一般采用的是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和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但由于国内金融衍生品种匮乏,因此大都采取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该策略基本原理就是用债券投资的收益作为可以损失的风险资本,去股票市场赚取更高的收益。

  该研究员还举例证明,如一个基金的初始资产为10亿元,如果用9.5 亿元购买债券,可以获得0.5 亿元的到期收益,那么就可以用剩余0.5 亿元购买股票,即使股票完全亏损,基金整体也不会亏损。由于实际中,股票资产不可能亏损100%,因此保本基金可以对债券收益进行一定比例放大后再投资于股票市场,在市场不发生短期内突然巨幅下跌且流动性极度丧失等极端情况下,严格执行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基本可以实现“本金安全”保证。

  此外,在保本期内,投资组合中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上限随着基金前期收益情况和基金净值水平,按照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达到防御下跌、参与增值的目的。当基金累积收益越多,下跌至保障本金水平的余地越大,即基金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大,此时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上限越大。反之,当基金前期收益越少,下跌至保障本金水平的余地越小,即基金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小,此时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上限越小。

  另外,担保人机制也为保本基金提供保证。

  一般说来,担保人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到期后可赎回金额低于承诺保证金额部分,承担不可撤消的连带责任担保。担保人信誉与实力是保障投资者收益的重要砝码,国内目前正在运作的保本基金中,南方避险基金的担保人是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银华保本基金的担保人是首创集团、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保本基金的担保人是首都机场集团、国泰金鹿保本基金的担保人是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因此,在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下,保本基金既具有低风险特征,又不放弃对股市高收益空间的追求,担保机构的引入则进一步增强对投资者本金安全的保障。”

    熊市保本牛市分利

  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巨亏,盈利的仅有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低风险的保本基金也在上半年的巨跌风潮中异军突起。至此,保本基金的低风险被人所熟知。

  2003年,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创新性地发行国内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基金,而保本基金2004年以来各年度的总体收益与同期股票市场比较,表现出明显的低风险特征。2004年,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在上证指数下跌15.04%的市场环境下净值小幅增长0.60%;2005年5只保本基金在上证指数下跌8.33%的环境下整体净值增长6.35%,其中,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净值增长达到12.48%,高于同期债券型开放式基金和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而在2008年来的市场风险集中释放过程中,保本基金的净值缩水幅度也相对较小。

  在低风险的同时,保本基金还同时具有分享股市收益的功能。数据显示,在2006年、2007年的牛市行情下(上证指数年度涨幅分别为130.43%、96.66%),保本基金整体亦取得52.08%、58.79%的收益,高于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但低于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南方避险增值在内的6只保本基金结束了首个保本周期的运作(其中,南方避险、银华保本、国泰金鹿等3只基金转入下一个保本周期,其余基金转型成其他类型基金)。数据显示,这6只基金在完整保本周期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正收益。

  深圳某家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内保本基金5年的运作实践进一步显示,保本基金表现出低风险特征,在熊市中退可安心保本、牛市中进可适当分享股市收益。

  不过,理财专家表示,从当前国际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任何产品都难说是保本,投资者还是需要按照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正确估计风险,才能有预期的收益。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