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基金 > 热点评论

QFII屡次准确抄底

2008-11-25 09:41:00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当4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出台前,大部分投资者都还处于焦虑不安的时候,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却占尽先机,有恃无恐地上演了一场“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抄底大戏。QFII对于政策曙光的精准把握不得不令人叹服。

  11月6日和7日,瑞银证券总部席位现身沪深大宗交易平台,连续两日大举买入蓝筹股,花费近9亿元。紧随其后,4万亿的扩需举措就在11月9日这个抄底QFII欢呼雀跃的周日里出炉了。
  屡次成功抄底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QFII几乎每次在国内股市的危机时刻都能成功把握住淘金赚钱的机会。 

  2005年6月,A股市场迎来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上证指数跌破千点。彼时,除了QFII几乎还没有人闻到牛市的气息。 

  QFII继续加仓,上市公司2006年一季报中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统计数据显示,QFII当年一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83.95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四季度的104.05亿元的基础上再提高了76.79%。 

  历史的记忆总是不断地浮现,A股经历两年的牛气冲天后,再次迎来了漫漫熊途。2008年的股市对于多数人是痛苦难耐的,而QFII却在多数人的痛苦中享受了几次收获的快乐。 

  今年4月,当A股从年初的5000多点急转直下跌至3000点附近时,下调印花税的呼声不绝于耳,而QFII更是不动声色地以别样的方式静待监管层的落地有声。 

  4月21日,据TopView(查看席位交易数据)的数据显示,QFII云集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成为沪市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的席位,全天买入9.5亿元,卖出2.7亿元。三天后,降低印花税政策利好出台。 

  从3月底开始,QFII资金就一直处于净流入的状态。从3月25日到4月24日的整整一个月里,QFII完成了近200亿元的规模建仓,成功地把握住了印花税的政策底。 

  在此期间,QFII的投资品种多数集中在消费、机械和交通运输板块,其中基本是一些二线中小盘股,美的电器(000527)、中联重科(000157)、白云机场(600004)、大同煤业(601001)、世茂股份(600823)列一季度QFII持有市值前五名。而对于国内机构热衷的农林牧渔板块,QFII则稍显谨慎。 

  当雷曼垮台、美林被迫收购的消息时,A股也受到国际金融海啸的猛烈冲击,市场信心更是每况愈下。为了挽救投资者弱如游丝的信心,政府和监管层不得不酝酿出台一系列的救市措施。而那边一些QFII却虎视眈眈,等待着目标猎物的出现。 

  据数据显示,QFII云集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表现较为谨慎,9月11日至17日中买入4.87亿、卖出7.93亿、资金净流出3.06亿。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比较坚决,期间买入6.71亿、卖出3.76亿、资金净流入2.96亿。而另外两家QFII高华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和瑞银证券营业部4日共买入3.73亿、卖出6.72亿、资金流出2.98亿。不过,多数QFII在“9·19”行情里表现谨慎,并没有太多的做多意愿。 

  准确抄底是特权? 

  在沪市,瑞银证券总部一口气买入浦发银行(600000)、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中国平安(601318)、中国联通(600050)、中信证券(600030)、华夏银行(600015)、宝钢股份(600019)、上港集团(600018)、华能国际(600011)等蓝筹股。在深市,瑞银证券营业部再度以大买家身份,揽入万科A、深发展A、五粮液(000858)、鞍钢股份(000898)、苏宁电器(002024)等个股。对于“春江水暖鸭先知”的QFII早于政策出台前重金买入的行为,一度引来市场人士的疑惑。而市场更是将抄底的矛头直指瑞银。为此,瑞银证券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瑞银证券的股票交易都是客户的单,公司并没有自营业务。” 

  目前,国内与瑞银相关的QFII仅两家,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和瑞银环球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二者合计共10亿美元的QFII额度。 

  不过,据了解,此次高调抄底的瑞银证券总部虽是瑞银证券的客户含QFII客户的操作席位,但瑞银方面参与交易的可能性不大。 

  QFII为何如此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有人士认为,或许这与其拥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不无关系。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认为,QFII的成功抄底有其必然性。因为基于理性分析和经验判断,QFII倾向于政府会出台经济举措。不过,对于买入时机的把握则比较复杂。早在8月,瑞银证券通过研究报告系统向基金公司发出大宗交易询价意向,希望买入1亿元的股票,重点是银行、券商股。而巧合的是,此次大宗交易的主角也是金融股。市场人士戏称,瑞银此前的抄底意愿终于在这次得以兑现。当记者向瑞银证券新闻发言人求证时,该人士只是强调,瑞银证券研究部和交易部是独立运作的。 

  “QFII之所以加码买入,更多地是在博弈政府将会不断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据接近QFII的分析师认为。 

  事实上,上个月在A股最黑暗的时候,瑞银证券总部就早早地在二级市场掷金吸筹了。10月29日至11月7日间,瑞银证券总部在二级市场吸筹8.2亿元。而QFII云集的申万证券上海新昌路、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等营业部在10日到12日之间累计净买入14.15亿元,而从板块来讲,这些QFII买入的股票全部为大盘蓝筹股,并且仍集中在银行、券商以及铁路板块中。 

  机构间的多元化较量 

  众多机构投资者在这轮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行情中又大捞了一把,而QFII、险资的大肆抄底和基金的逢高出货也尽显市场各方的博弈。 

  此时,市场的见仁见智在各投资机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QFII并不都是一致行动的。瑞银席位成为此次沪市39笔大宗交易的唯一买方,而对手则是同样具有QFII背景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次日,该中金席位才转身加入抄底行列。 

  与QFII的抄底看多遥相呼应的是,险资自10月21日以来,也已连续增仓,呈现资金净流入的状态。10月21日至11月上旬,保险资金每日资金净流入量基本保持在1至2亿元附近,建仓个股的资金净流入量都控制在1亿元下。 

  虽然和QFII一样看中金融股,险资却在持仓个股上有自己的偏好。QFII看好的招商银行、上海机场(600009)、赣粤高速(600269)、哈药股份等却遭到险资抛售。金地集团(600383)是其买入最多的股票,资金净流入达0.9亿元。此外,中信证券(600030)、交通银行(601328)、中国太保(601601)、民生银行(600016)、建设银行(601939)等金融股,以及中国南车(601766行情)、中国联通、贵州茅台(600519)、中煤能源(601898)、国电南端、中海发展(600026)、片仔癀(600436)、上实发展(600748)等都属险资建仓的主要品种。 

  而基金在QFII、险资前期积极建仓时却延续了今年前两次反弹行情里的逢高出货,似乎显示了其对市场缺乏信心的判断。不过,稍后,基金似乎后知后觉,其资金也有净流入。基金钟爱大盘股、蓝筹股、行业龙头股的特点得以体现,关注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神华(601088)、中国南车(601766行情)等行业龙头品种。 

  实际上,QFII和国内机构的操作理念经常是相悖的,二者在市场的判断上出现分歧是时有发生。今年6月13日和6月17日,沪市7只封基的交易大单集中出现,而买方都是瑞银证券公司总部,卖方则为海通证券(600837)交易总部。13日,瑞银总部买入基金通乾4448.2万元,基金安顺1017.1万元,基金裕阳3395.9万元。17日,瑞银总部买入基金安信1062.45万元,基金汉兴425.7万元,基金汉盛1026.48万元,基金汉鼎653.49万元。3个交易日,瑞银总部累计买入封基1.2亿元。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