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15:46:00 作者:强燕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为“招财进保”的最后一个话题,“保”在全民投资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在通胀的大背景下实现资产保值,也需要在各种高风险投资品中配置稳健保守型的产品,我们需要在投资之前先做好自身和家庭的风险保障。一场资产的保卫战已然全面打响。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要实现资产的保值或增值,仅靠存款这种传统方式有一定困难。如果投资者不想过多介入动荡不定的股市,也可选择其他一些低风险投资品,比如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性信托产品或集合理财计划等。从今年以及近年来的回报看,其中一些产品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不少所谓的高收益产品,而未来,这些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依然是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低风险品种1
债券型基金
盘点:半数债基跑赢11月CPI
来自巨灵金融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除少数三四季度成立的债基出现了小幅亏损外,绝大部分债基今年都给投资者带来了正回报,其中有20只债基的回报率超过10%,跑赢了11月份CPI5.1%(是目前为止的今年单月数据最高值,全年的CPI值应该低于这一水平)的为81只,约占整个债基的一半左右,跑赢一年期定期存款2.75%(按两次加息后的计算)的接近110只,占整个债基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果把有50来只下半年成立的债基不纳入统计范围,债基整体的实际表现还要好很多。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富国天丰以15.59%的回报率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紧随其后的为长盛积极配置,华富增强收益A、B的收益率也超过13%。此外,申万巴黎添益宝A、B,富国优化增强A、B、C以及国联安德盛增利A的收益率都超过10%。成立满半年的债基中仅三只出现亏损,其中汇丰晋信平稳增利跌幅最大,也只跌了0.69%,华宝兴业增强收益B跌了0.61%,华宝兴业增强收益A跌了0.21%。下半年才出现的创新分级债基表现暂时不及预期,这与下半年加息预期升温不无关系。而由于这些基金目前仍多在建仓期,所以还很难以短期的表现对其做评判。
如果将时间拉长一点看,债基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对象。来自巨灵金融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7日,表现居前的长盛全债指数、银河收益债券、富国天利增长债券等三只债基累计净值都翻了一倍左右。这三只债基都是成立于2003年,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的总回报率均超过130%,而如果存7年的定期存款,回报率连这些债基的一半也达不到。有些投资者喜欢存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滚存,那样,与这些绩优债基的收益差距就会拉得更大。
当然不同债基之间收益会有一定的差异。不过,整体看,债基的风险还是较股基要小得多。新快报记者根据晨星(中国)网站的数据进行的归类统计显示,从年化回报率看,激进型债基在5年、3年、2年、1年的年化回报率上全部获得正回报,其中运作满5年的8只债基中有7只年化回报率超过5%(最新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4.55%),表现较好的两只年化回报率都在16%左右,在另外几个年份上,年化回报率超过5%的占比都超过70%;普通债基中年化回报率超过3%(最新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5%)的也占比很高,从5年、3年的看,普通债基的回报均强于一年期定存,在2年、1年的年化回报率中跑赢一年期定存的也多在七成之上,仅一只基金出现负收益。
展望:现在是布局来年的好时机
今年债基作为弱市“避风港”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一些创新债基仅发行一天就结束募集,一批绩优老债基也出现净申购,如三季报显示,国联安增利的基金份额增长近100%,达到19.19亿份,资产规模达到21.34亿元。
国联安增利债券基金经理冯俊日前表示,尽管年底前再次加息,但国内目前仍未进入连续加息周期,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经济环境,都不具备类似2008年初连续加息的基础,控制通胀预期才是央行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在加息预期的冲击下,债券市场目前已经重新寻找到了新的均衡点,在央行连续大幅提高准备金率收缩流动性的大背景下,资金面成本高企,短期的交易性机会有限,但债市仍然具备有吸引力的持有收益率,并且仍有对两到三次加息冲击的抵抗能力,目前也是布局来年的好时机。
中欧稳健收益基金经理聂曙光也表示,就明年市场看,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有着灵活度较高、收益较为稳定、风险较低等优点的债券型基金,仍可作为补充储蓄的选择。对于激进投资者而言,债券型基金也同样是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
小知识
债基的A、B、C类有何不同?
同一只债基的A、B、C类是一起运作的,差别主要在申购费的收取模式上。A类是在申购时收取,根据申购金额大小制订不同费率;B类为赎回时收取,根据持有时间长短制订不同费率;而C类则是申购和赎回时均不收取费用,仅在持有期按日计提较低比例的销售服务费。一般而言,A类收费模式比较适合一次性申购金额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B类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的特点显然更优惠。对于那些对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规模不大、且预计投资时间不超过2年的投资者来说,C类则较适合。
今年以来回报居前的前十只债基(截至 12 月 27 日)
基金名称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 )
富国天丰 15.59
长盛积极配置 14.61
华富收益增强A 13.89
华富收益增强B 13.42
申万巴黎添益宝A 12.48
富国优化增强A/B 12.42
申万巴黎添益宝B 12.02
富国优化增强C 11.94
国联安德盛增利A 11.90
易方达增强回报A 11.87
债券型基金成立以来回报前十名(截至今年 12 月 27 日)
基金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以来回报率(% )
长盛全债指数 2003-10-25 134.55
银河收益债券 2003-08-04 134.03
富国天利增长债券 2003-12-02 131.83
嘉实债券 2003-07-09 94.72
华宝兴业宝康债券 2003-07-15 81.52
华夏债券 A/B 2002-10-23 72.10
大成债券 A/B 2003-06-12 63.32
中信稳定双利债券 2006-07-20 62.22
招商安泰债券A 2003-04-28 61.74
融通债券 2003-09-30 55.50
值得关注的低风险品种2
货币产品
货币市场基金有“现金管理之王”的美誉,但在国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在买,普通投资者对其有些“看不上眼”,因为其收益率实在太不显眼了。
来自晨星(中国)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4日,绝大部分货币市场基金多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至3%之间。就近3年的情况看,绝大部分货币市场基金的年化回报率在2%-3%之间,而2年的年化回报率和1年的回报率显示,只有不到半数的收益率能超过2%,大部分在1%-2%之间,2只在1%以下。虽然回报率不是那么诱人,但考虑到其媲美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这一回报水平应该是很高的了,不仅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也高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部分管理较好的收益率甚至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也有类似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如招商证券的现金牛、中银国际证券的中国红货币宝等。由于券商的货币市场产品在投向上更宽泛,可小比例投资新股及可转债,所以收益率往往会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像中国红货币宝近段时间就“跑得很快”,自11月中旬以来,其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跑赢11月份的CPI,在货币产品中较为少见。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明年宏观政策继续偏紧,随着加息等紧缩政策效应累积,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水平将进一步攀升,预期全年收益率可实现2.0%-2.5%左右,继续高位运行。对手头有一点闲置资金而又有较高流动性要求的投资者而言,明年货币产品也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低风险品种3
保本基金
对稳健型投资者而言,保本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之前对发行保本基金有较高的门槛要求,保本基金的发展非常慢,自2003年出现以来到现在,仍在运作的保本基金仅有6只。从过往表现看,虽然保本基金在某一个阶段偶然出现了跌破净值的情形,但总体来看,保本基金都不仅实现了保值,还有幅度不小的增值。如成立时间较长的南方避险增值,如果投资者是在其首次发行时即认购,并一直参与到现在,总回报率也达到262.39%,比一些主动型基金的回报还要好;银华保本的运作较谨慎,但如果一直参与,累计收益率也超过76%,比存银行定期要好很多。
今年监管部门放开了对保本基金的门槛要求,有多只保本基金将陆续面市。目前正在发行的有建信保本基金,2011年元旦后汇添富保本基金也将开始发行。据了解,汇添富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也是3年,限量发行50亿元。该基金不像一般的保本基金仅保证本金的安全,它还提供了认购费的保本。从投资对象上看,该基金应该是采取较积极的保本策略,股票仓位最高达到40%,在市场好的时候,增值的空间较大(现在一些保本基金的股票仓位只有不到20%)。
由于保本基金成立后一般是封闭运作一个周期,所以对保本基金感兴趣的投资者目前可以关注在发的建信保本和即将面市的汇添富保本。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保本周期一般为两到三年,所以投资保本基金的资金最好是可能闲置两三年的,因为提前退出的话,就享受不到保本待遇,而且要支付一定的赎回费用。
保本基金年化回报率(截至今年 12 月 24 日)
基金名称 1年 2 年 3 年 5年 成立以来总回报率
国泰金鹿保本 -1.00 1.88 -0.01 -- 65.30
交银保本 5.02 -- -- -- 11.95
南方避险增值 6.06 8.60 -1.62 25.49 262.39
南方恒元保本 13.21 12.24 -- -- 28.24
银华保本增值 0.03 10.26 4.96 11.54 76.29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