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基金业绩
2007-06-27 10:3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齐鲁晚报
基金作为很好的投资理财工具的观念已经开始成型了。新基金的规模动辄可以达到50亿以上,老基金的份额也有所增长,就是很强的明证。但是,在我看来,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才能在基金投资中无往不利。
一是在看一只基金或一家基金公司的业绩时,最好以熊市和牛市完整的循环时间段来衡量。以中国来说,自2004年上半年起涨至2005年跌至最低,就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时段。以我多年接触基金的经验,很少有牛、熊市都表现很好的。像我过去服务的公司,有2只成长型基金,有一年分列全国第1及第2位(年报酬率约80%),但第2年遇上熊市,排名立即就滑落至后40%之列,足见若是看长一些,可以避免只看短期所带来的风险。
二是,基金业绩是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共同缔造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其背后的基金公司研究团队的支持。就以鼎鼎大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与他所供职的富达基金为例,在林奇先生担任麦哲伦基金基金经理期间,由于其个人努力与自身能力,配合富达基金对基本面研究的重视及相关资源投入,麦哲伦基金规模不断增长,业绩也顶呱呱。但当林奇先生下来后,不论是麦哲伦或富达基金都历经了不短的低潮期。所以个人的大势判断与选股固然重要,但投研团队总体的资源提供与配合也不可或缺。
总之,希望大家既会选基金,又找到好的经理人与基金公司的组合,那就无往而不利了。
张翠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