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理财产品

券商发力集合理财产品

2011-05-11 17:32:00     作者: 潘 侠    来源: 证券日报  

关键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提要] 虽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数量规模上还远不及公募基金,但券商集合理财目前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并且其无论在产品规模亦或业绩上都有赶超公募基金的态势。

  虽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数量规模上还远不及公募基金,但券商集合理财目前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并且其无论在产品规模亦或业绩上都有赶超公募基金的态势。

  今年新发29只产品

  根据朝阳永续数据库统计,截止2011年5月4日,目前仍处于存续中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数为218只。其中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为182只,占存续中产品总数的83.5%,而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为36只,占存续中产品总数的16.5%。

  2011年至今成立的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7只,占182只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14.84%,这27只理财产品中有23只属于非限定型混合型,1只非限定型股票型,2只非限定型FOF型,1只非限定型QDII型。而今年成立的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总共2只。它们分别为国泰君安的君享稳健以及长江证券的超越理财可转债。

  此外,随着监管政策的放松和集合理财审批的提速,加入资产管理的队伍的券商也呈加速度增长态势。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新增23家券商先后涉足资产管理。至此,涉足资管的券商家数由2010年前的31家券商,增加到目前的54家。此外,银泰证券和恒泰证券也分别于今年1月递交了首发产品的申请,如若获批,涉足资管的券商则将增加到56家。

  集体发力 渐有亮点

  自去年集合理财审批松绑之后,上海数家券商率先将资管部门独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担负着公司盈利模式转型而开始明显加速。

  2010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96只新发,远高于2009年的47只,超过历年新发集合理财产品的总和。2010年新发行份额为778亿份,比2009年也增长了18.5%。

  2010年末,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迎来了发行小高峰。当年11月17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理财产品“东方红6号”发行首日,认购资金就达到了20亿元的产品募集上限;之后,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股票型大集合“君得鑫”首发募集资金20.9亿元;中信证券股票精选集合资产管理首发规模达35亿元,首发规模超过公募基金平均首发规模。

  进入2011年之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势头未减。朝阳永续的数据显示,目前正在发行和准备发行的券商新产品数量达到了14只。目前,公募基金共有740多只,规模2.5万亿元;阳光私募产品合计1600多只,规模超过千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去年发行了近1万只,发行规模7万亿元。券商集合理财的规模最小,但也达到了1500多亿元。

  虽然整体规模而言,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远逊于其它同类产品,不过其单只产品发行规模却相当给力,远超公募发行平均规模。

  近日,广发证券“金管家新型高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广发理财5号)”正式成立,推广期内成功募集资金48亿元,一举改写了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首发纪录。这一首发成绩,已经将绝大多数偏股型公募产品甩在了身后。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偏股型公募基金产品的平均首发规模不足20亿元,而超40亿元的公募产品更是屈指可数。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广发证券受托管理资金规模在60家券商中仅排名第14位,管理着两只集合理财产品。但进入2011年,广发已先后完成了三只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其资产管理总规模排名较去年出现了明显提升。

  据悉,广发证券今年明确提出,要把做大资产管理规模作为2011年工作的第一目标。营业部必须努力令客户资产“产品化”,即建议客户在自己的资产中划出一个比例购买理财产品,而这个比例的最低目标是5%。

  今年扩张最为迅速的是国泰君安。今年前三月就新发了3只产品,所管理的资产净值暴涨了39.14亿元。近期,国泰君安再度推出的“君得益二号”优选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首发募集资金规模居前的还有华泰证券“紫金现金管家”52亿元、中信证券“债券优化5号”40亿元,前者为货币型产品,后者为债券型产品,主要投资方向均为固定收益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券商而言,做大资产管理业务或许是摆脱营业收入严重依赖经纪业务的一剂良方。随着券商对资产管理业务投入的持续加大,未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整体管理规模有望迈上新台阶。

李平

相关阅读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