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资讯

08年私募业绩大分化

2009-01-09 09:17:00    作者:屈红燕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早在2007年底,私募基金人士就形象地预言,“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年已经成为过去,鼠年将全面考验私募基金的选股能力和风控能力。2008年上证综指重挫65.39%,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经过一年的运作私募基金业绩呈现严重分化状态,有的阳光化私募不仅战胜了大盘,而且净值增长为正,但也有阳光私募跌幅超过大盘。

  业绩严重分化

  2007年之前成立满一年的阳光私募分化严重。

  根据本报统计,剔除打新股产品,2007年之前以平安信托为平台发行的阳光私募共有12只,跌幅在50%以上的有5只,其中跌幅最大的产品净值损失为62%,接近大盘的跌幅;但是也有一些阳光私募表现出了很强的抗跌能力,净值损失在10%以内的产品也有两只,其中平安证大净值损失为4%,平安德丰净值损失不到0.3%。

  剔除打新股产品,2007年之前以深国投为平台发行的阳光私募47只,跌幅在50%以上的有13只,跌幅几乎与大盘相同,包括林园、鑫鹏等阳光私募产品。但是,同样也有一些阳光私募及时调整了仓位,做了很好的风险控制,表现相对出色,有6只产品净值损失在10%以内,其中新同方净值损失为5%、亿龙中国(亿龙长江)净值损失为9%,武当1期净值损失为1.8%,这些产品表现均大幅超越大盘。

  2008年新杀入股市的阳光私募表现相对谨慎。以深国投为平台2008年新成立的阳光私募35只,其中有15只产品跌幅在10%以下,甚至取得正增长,成立于2008年9月的重阳1期取得了25%的净值增长,成立于2008年10月的博颐二期净值增长为7.61%,但是同期同一平台上也有3只产品净值跌幅达到50%以上。剔除打新股类产品,平安信托2008年新成立了6只阳光私募,其中原上投摩根明星基金经理吕俊主导的从容一期和从容三期产品跌幅在5%以内,表现出色,但是也有一只原来风云人物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跌幅达到54%。

  风控能力强弱是关键

  在急速暴跌的行情中,凸显了私募的风险控制能力差异。有些私募的跌幅堪比大盘,跌幅高达60%,本金大幅损失,显示了部分私募熊市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

  据了解,一些私募风险控制比较好的私募,就是采用了急刹车的方式避免了净值损失惨重。2008年3月份成立的新同方2期全年净值损失为2.64%,2007年7月成立的新同方全年跌幅为5%,大幅跑赢大盘。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就是在看到通货膨胀造成的严重影响后,扭转了2008年年初的看法,急速刹车,从而避免了净值损失严重。

  同样,平安证大净值损失为4%,平安德丰净值损失不到0.3%。原因在于这两只产品均提前对大市进行了准确的判断,进行了大规模的现金分红。平安证大一期在2008年2月份为每个信托单位分红60元,平安德丰在2008年2月也为每个信托单位分红50元,从而避免了高仓位带来的净值大幅损失风险。

  2009年谨慎乐观

  充满坎坷的2008年终于过去了,展望2009年,部分私募表示虽然大的行情不敢期待,但阶段性机会依然存在。

  金中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2009年比较乐观,虽然大盘的高度不会涨到太高,但是板块热点和行业热点将此起彼伏,总体说来,2009年机会将不少。“如果不计较短期10%的被套,现在是一个长线资金买入的比较好机会,但是不要指望2009年会走出一波很大的行情。”金中和认为,消费类、新能源、公用事业等板块在2009年存在机会。另外,金中和判断将在2009年产生很多并购重组机会,除了央企的并购重组外,细分行业也存在并购重组机会,比如消费、医疗、新能源和环保等行业。

  高特佳副总裁梁炎夫表示,因为该公司的投资经理大多出身于投行和研究所,对公司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去年高点撤走了大部分的资金,外界所看到的阳光私募只是该公司小部分资金的表现。对于2009年,梁炎夫认为,抱有希望但是还要经历波折,波段性机会存在,高特佳目前还在等待买入机会,继继本着保守的理念去投资。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