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发股估值修复 银行“大象”投资空间重现

2014-08-04 11:35:00来源:南方网作者:黄倩蔚
分享到:

7月28日,A股市场传出消息,混合所有制在金融行业的改革或将从股权多元的交通银行率先破冰。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今年5月份在2014中国经济论坛上曾表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商业银行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

  

  CFP供图

  7月28日,A股市场传出消息,混合所有制在金融行业的改革或将从股权多元的交通银行率先破冰。重磅的利好一抛出,立刻引发银行股普涨,交通银行A股强势涨停,H股大涨6.22%。

  在近期央行不断定向“微刺激”背景下,银行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加上沪港通将率先从大盘蓝筹和A+H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等多重利好推动,长期估值偏低的银行股近期迎来了估值修复行情。广发证券分析认为,上市银行中报公布在即,预期银行年内业绩同比增长预期为10%左右,在业绩平稳、经济企稳的情况下,银行股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交行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

  上周7月28日收盘后,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确认,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交行称,目前已经形成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股权结构,具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公告犹如向资本市场扔出了重大的深水利好炸弹。

  受此刺激,交行股票在29日再次大幅走高,股价上涨6.64%,涨幅居A股16只银行股之首,成交创历史第二高。此后两天,交通银行股价继续上扬,周四再度大涨,上探年内新高4.62元,带动银行板块也整体上涨。截至8月1日,已有7只银行股摆脱“破净”。近两周,银行板块整体累计上涨超过10%,平均市盈率4.8、市净率0.97。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末,在交通银行股权比例中,国有大股东财政部持股比例为26%,汇丰持股19%,社保基金持股13%,企事业股东持股6%,其他社会流通股和小股东占45%,初步实现了股份结构的均衡化。

  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今年5月份在2014中国经济论坛上曾表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商业银行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激发经营管理活力,以改革释放发展红利,为长期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用5至10年的时间,把交通银行建设成国际化、综合化、财富管理特色突出、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的现代银行公司。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行业准入放开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已经并将持续面临存款增长放缓、利差进一步收窄、风险压力上升、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等一系列挑战和冲击。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平均净利润增速不到13%,较上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未来五年银行业的年平均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与中国GDP增速差不多的水平。

  不少专家分析认为,高管及员工持股、引入民营资本有望成为国有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两个重要方向。牛锡明曾透露,未来行业应探索建立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建立高管长期持股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可对高管奖励股份。有助于银行落实自主经营权,让银行真正成为经营决策和承担责任的主体。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表示,混合所有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原有国企中引入包括民资在内的社会资本。“不是单纯地引入社会资本,而是必须从公司治理机制上,让社会资本有更大的话语权。”

  今年以来,交行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繁,今年5月,该行13位董事和高管人员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A股股票,合计56万股,锁定期三年。虽然总计持股规模并不大,但给市场传递了信心,市场观点认为,这是国有大行首次尝试高管长期持股计划,有分析认为这将为交行混合所有制高管、员工持股埋下伏笔。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交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更多细节或将在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进一步披露。

  改革将提升银行估值

  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内容,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国资国企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式。郭田勇认为,交通银行具有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其指出,从股权上看,相较于其他四家国有银行,交通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相对较低,股权更加多元。交通银行在公告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力,也有利于各类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银行的经营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确有利于激发银行的经营活力。华泰证券指出,混合所有制在吸收资金规模方面具备较强优势,还提供了资产所有权流动机制的基础,可使得资产的存量及增量结构,在遵循市场效率为先的原则下持续优化,更高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中信建投也分析表示,完善的治理结构可有效增强银行对内外部的风险管控能力,增强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提高股价预期。

  还有分析认为,在交通银行进行混合制改革,关键在于引进民营资本,毕竟在交通银行的股权结构构成中,民营资本是一个薄弱环节。在目前银行股价格普遍“破发”的情况下,将有助于推动银行股收复净资产失地,使银行股的股价重新站到净资产值之上。

  有分析指出,以交行为例,国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只有26.53%,因此国有大股东向民营资本协议转让的可能性很低,民营资本很大可能是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进入交通银行。

  目前交行每股对应的净资产是5.92元,但股价仅为4.47元,如果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向民营资本发行股份的话,那么交行的每股净资产值就会被摊薄,国有大股东每股对应的净资产值就会减少,但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向民营资本增发是很难成功的。

  因此,著名市场人士皮海洲分析认为,在目前银行股股价普遍跌破净资产的情况下,银行股若要以不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向民营资本定向增发,就必须让银行股的股价升到净资产值之上。

  “对于当前的中国股市来说,民营资本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名义进入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民营资本不论是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还是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进入上市银行,二者的价格都是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值的。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助推银行股向净资产值回归的动力。”皮海洲表示。

  市场期待估值修复

  事实上,上周混合所有制消息传出后,交行已经连涨4天。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交行反弹幅度近25%。虽然交行经历一轮大涨,但当前估值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8月1日日交行最新市净率为0.79倍,为上市银行中市净率最低的。

  经过几天大涨,上市银行全面破净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截至上周五收盘,民生、平安、宁波、兴业、招商、工行和中行几家银行股价勉强回到净值之上,但仍有农行、建行、光大、中信、华夏、浦发、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和交行等9家银行股价处于破净状态。

  目前随着沪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诸多利好因素来临,投资者和分析师对银行股看法已有所改善。华泰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近期行业有多重利好,银行股存在20%—30%上行空间。

  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荣认为,混合所有制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降低银行股的风险溢价,进而推高股价。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商业银行,大型银行在机制改革中经营效率提升的空间更大。

  多家券商分析师表示,可以多关注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国有控股占比较大、但又具有市场化基因的混合制股权结构的其他银行,或有可能是下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

  不过,广发证券行业分析师沐华也提醒投资人,目前交行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出台,加上有近年银行一直保持高分红,即便国有股份的转让价格不好说。其表示,即便表面转让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但考虑其原始成本是加上多年5%—7%的现金分红,实际收益率是相当可观的。

  原标题: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发股估值修复 银行“大象”投资空间重现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赵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