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债券

城投债发行流程有待改进

2009-10-19 08:59:00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城投债的利益相关各方,无论是地方政府、评级机构还是投资方,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此前的操作模式并加以调整。从投资者的利益与债券市场运作效率的角度看,城投债当前的诸多操作模式只能是经济下行期的权宜之计,不具备长期有效性和可行性。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指出城投债发行规模的空前上涨和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等因素有可能引发的风险,他同时强调,发改委不会采取过去简单的“一刀切”应对方式来“停掉城投债”,只能通过继续完善现行体制和法规,“维持城投债发展”。

  城投债收紧监管缰绳风声又起,其实是一种必然。作为地方政府配合4万亿财政刺激的手段之一,城投债无法取得2000亿地方债那样“准国债”的资格,只能在地方政府的财务包装下借助债券市场的宽松环境上市融资。国家对此类操作的诸多风险并非不知,但经济刺激排在首位,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只能屈居其次。但现在诸多国内经济指标趋好,城投债自然也到了加紧管控的时候。事实上,国家对于城投债的管制吹风近期已不是第一次,这种渐进式的管制信号传递方式无疑是希望债券市场对于城投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缓冲时间。因此,城投债的利益相关各方,无论是地方政府、评级机构还是投资方,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此前的操作模式并加以调整。

  从投资者的利益与债券市场运作效率的角度看,城投债当前的诸多操作模式只能是经济下行期的权宜之计,不具备长期有效性和可行性。投资者不会长期为城投债不严密的财务描述埋单,换届后的地方政府因为债务承担而衍生的对于城投债负面评价的声音也会逐渐高涨,加上来自中央的对于地方财政风险的担忧,最终会对城投债的生存空间造成三重挤压。从政府融资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不会愿意见到这样的局面,因为这事实上意味着国家在非常时期财政弹性的降低,进而会损伤应付财政局面的能力。

  有鉴于此,将城投债的多重操纵环节透明化、正规化就成了优选的改进路径,这一过程可以渗透入已经发行城投债的审核说明和新发行城投债的审批流程,重新在城投债的质量考核上进行严格的财务指标控制。作为城投债的支撑主体,地方政府的财务报表需要细节化、透明化,便于融资链条各方的查询与核实。如此去除当前诸多城投债财务描述中的主观弊端,如对地价的任意改动以美化城投债的资产负债表等。

  另外必须严密界定城投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强担保文本表述的法律效力。评级机构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析则需整体了解其预算内外资金,对于当地的各类财政支出与收益的估算,投资与在建项目的财务预估等,都需要力图准确,以便为城投债的评级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为了增强地方政府提高自身财政透明度的积极性,有必要对财政隐藏的地方政府给予负面激励,尤其是隐性债务的人为缩小规模甚至彻底瞒报,必须严惩,以便为地方政府的财政融资打造透明可信的操作空间。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