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泗水]华金:创新带来“名利”双收

2009-01-14 12:18:00    作者:王长城 通讯员 庄新明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山东华金集团总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理念,5年来发放“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专项奖金1000多万元,“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推动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建厂30年来,企业不仅拥有资产22亿元,而且昂首阔步迈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创新制度化。注重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的常态化、制度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企业竞争力。电气技术人员不懈探索,具备查找电气控制故障的能力,实现维护、维修的自主化,这些技术创新、革新每年可为公司节资100余万元;去年6-9月,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管理创新”活动,干部员工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提交有价值创新方案84项。公司评审小组经过方案审核、技术交流、现场核实、数字核算、综合评定,评选出在提升管理、强化技术方面具有较大价值的创新成果19项,其中管理创新奖1项、技术创新奖3项、管理进步奖2项、技术进步奖12项和新技术引进奖1项;近年来,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在华金公司各单位全面开花结果,职工提交的1836条方案中有978项得到实施,节资增效2000多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创新自主化。善于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快速提升高端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1994年在论证第一套碱回收装置时,技术人员攻克种种技术难关,采用“中长管与管式降膜加热器结合,以延长黑液在蒸发器内流动时间”的方案,解决了黑液浓度过低而影响燃烧的瓶颈,首套碱回收装置终获成功,此项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上世纪90年代初,无碳复写纸生产厂家在国内是凤毛麟角,公司领导敏锐地觉察到这种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是占领市场的“利器”。为此,1995年投入巨资从法国引进国际一流水平的无碳复写纸生产线,并派出一批职工到法国学习无碳复写纸造纸技术。开机伊始,从日本进口无碳复写原纸,一次试机成功。为改变微胶囊依赖进口的状况,公司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微胶囊技术、设备,经过台湾专家指导和公司科技人员的精心研究,成功实现了微胶囊CB-40化工产品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制囊和涂布成本。微胶囊、无碳复写原纸的自产自用,让华金集团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大胆尝试新产品开发,2003年前国内使用的吸塑板纸全部从韩国进口,公司通过工艺研发,成功生产出可代替进口的吸塑白板纸,赢得客户的青睐。公司科技人员成功研发的“华金”牌电脑打印纸、静电复印纸分获北京国际纸张博览会“金奖”、“银奖”称号,静电复印纸荣获“中国名牌推荐产品”称号,“金东”牌无碳复写纸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创新最优化。注重对每个新上项目方案进行多次优化,广泛搜集新上项目的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多方进行考察论证,反复与主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电器仪表控制等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优中选优,最终达到降低投资成本、应用最佳技术方案、最快施工投产的效果。在子公司吉林华金纸业建设8万吨/年精制苇浆及230吨/日碱回收项目中,通过与专家交流,决定增加投资150万元,利用碱回收余热带一台1500KW背压发电机组,日处理两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年可增加经济效益500万元。该项目采用干湿法备料,连续蒸煮,封闭压力筛选,碱回收系统运行后,吨浆水耗由原来的350吨降至10吨以下,比原工艺节水97%以上。在公司总部即将进行的制浆改造项目中,将借鉴国外技术,采用OQP新工艺,实现无氯漂白生产,同时可节水90%,该工艺技术在国内属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为华金插上腾飞的翅膀。

    经过30年的拼搏,华金发展成为拥有资产22亿元、年产量50万吨的国家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中高档工业用原纸、中高档办公自动化文化用纸、无碳复写纸、中高档娱乐智力开发用纸和包装用纸等5大系列12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远销中东、非洲、北欧、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昂首阔步迈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造纸20强企业、省一轻系统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十佳品牌企业等行列。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