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综合]2009年戏剧性电煤“第一单”

2009-02-23 10:44:00    作者:段海涛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煤炭企业 “不好意思说”,电力企业坚决否认。本该一目了然的事,却变得扑朔迷离……

    一直僵持的煤电谈判,在上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围绕2009年电煤合同“第一单”是否签订,煤炭和电力企业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而为了创造对自己有利的谈判形势,双方各展奇谋,颇具戏剧性。

    “不能说”

    “不能再说了,再说就落埋怨了。”2月13日,当经济导报记者就外界盛传的2009年电煤合同“第一单”花落淄博矿业集团一事进行求证时,淄矿集团宣传部的朱先生如此回应说。

    2月11日,有媒体援引淄矿集团宣传部的消息称,淄矿集团已与华电、国电集团旗下电厂签订了超百万吨的合同,其中与华电签订24万吨,与国电签订90万吨。上述合同是按照重点合同煤价签订执行的,签订价格比去年12月底最低价格每吨上调了30元,大约为530元/吨。资料显示,去年重点合同煤价格约为470元/吨。此外,淄矿集团与华能电厂也有400多万吨电煤合同正在协商中。

    “当时我们不知道煤电之争的背景那么复杂 ,就把消息透露了出去,没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朱先生并没有否认电煤合同的真实性,只是表示要顾虑电厂的感受,“现在再说,电厂那边该不乐意了。”而为了打消导报记者发稿的念头,他称,此前山东省内两家报纸已经把该消息上版,最终还是被他们以此为借口给撤了下来。

    至于每吨530元的电煤价格是否会对此后的电煤合同构成约束力、影响僵持中的煤电谈判 ,朱先生表示,此举并不能代表全国所有煤企都会以该价格签合同,也无法判断未来的电煤合同会以什么样的价格签订。

    “子虚乌有”

    就在淄矿集团欲拒还迎地证实此事的同时,国电与华电方面却坚决否认。

    “不可能!这件事情完全属于子虚乌有!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有签单的可能。”就在“第一单”签订的消息见诸报端后的第二天,当事方之一国电集团燃料公司的总经理孟廷荣对此坚决否认,“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国电集团在山东一吨未签!”

    华电煤业集团副总经理孙炳福也称,目前为止一单没签。不过在孙炳福否认之前,华电集团有关人士曾表示,对于基层电厂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强调“集团并未与煤炭企业签订合同”。

    本该一目了然的电煤合同,因为煤炭企业的欲说还休和电力企业的矢口否认而变的扑溯迷离。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淄矿集团签订的合同量并不大,这可能是一种临时性的供煤措施,因为五大电力集团旗下电厂特别多,必须要维持一些日常开工供电。

    煤电暗战

    其实,围绕2009年电煤合同“第一单”是否签订而展开的论战,说到底还是煤电双方为在电煤合同谈判中占据有利形势而展开的舆论攻坚。

    2008年五大电力集团总体亏损达400亿元,因此,去年11月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五大电力集团开始结成联盟,以2009年经济形势持续萎靡,用电和用煤需求都在锐减,随着供过于求,煤价仍将下降为由,抵制重点合同煤涨价,甚至要求在2008年合同的基础上下调50元/吨。而煤炭企业则以增值税由13%上调为17%,以及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为由,要求重点合同煤每吨价格上涨50元。双方目标差距达百元,导致了当时2009年的电煤合同一单未签。

    双方的暗战就此拉开。

    煤炭企业认为,去年电企经营存在压力,不仅仅来源于煤价上涨,其自身财务成本过高,以及电力需求下降等因素,也是导致其亏损的重要原因。这需要电企自身承担,而不应全由煤企“买单”。

    春节前导报记者在胶东某煤炭企业采访时,该企业宣传部门人员就表示,煤炭不能总是“贱卖”,上一波商品牛市让更多的煤炭企业认识到煤炭的价值,而借助股市前两年的火爆,煤炭企业通过上市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这让煤企在与电企的谈判中心中有底,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让步。    电力企业则认为,限产保价、停运停供等等,煤炭方面使出各种招式,想“逼迫”电企“就范”,接受他们提出的涨价要求。此次淄矿集团传出与国电、华电签订电煤合同,也被认为是煤炭企业想借此瓦解发电集团的战略联盟。仍将持续为了向煤炭企业施压,2月13日,五大电力集团有关人士称,他们拟从澳大利亚进口一部分煤,热值5800大卡,到岸价(到广州港)约为70美元/吨(不含税),总量约为100万吨。大唐集团有关人士表示,集团还在与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商谈,争取更多的进口煤量。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东南沿海的电厂来说,使用价格相对便宜的进口煤早已不足为奇。五大发电集团位于东南部的电厂共同采购进口煤,对煤炭企业的“示威”意义要大于对市场供需的实际冲击力。据导报记者了解,由于煤电之争针锋相对,国家发改委一直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已经几次召集煤炭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此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煤炭企业要求每吨涨价50元有其合理性。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则称,不会轻易出手干预价格。导报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称,神华集团与国投电力已经签署了整年性的电煤合同,价格小幅上扬。对此,广发证券电力分析师谢军认为,由于量比较小,“虽然两个签约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足以成为煤电双方谈判松动的依据。”如此看来,煤电双方的角力,还会继续下去。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