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日照]增发方案未获认可?机构狂抛日照港

2009-02-23 10:49:00    作者:王延锋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2月18日,日照港创出该股上市以来的成交天量。由于估值过高,增发方案增厚业绩作用不大,引发机构对日照港的狂抛

    公布12.5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后,日照港(600017)于2月17日复牌收获一个涨停,虽然面对增发利好,但2月18日,日照港遭遇机构资金大幅抛售,创出该股上市以来的成交天量,最终成交金额高达8.83亿元,成交总手136.66万,换手率近30%,为沪市最高。这或许显示出机构对日照港增发收购资产一事的不认可态度。

    光大证券济南佛山街营业部一位分析师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日照港股价前期大幅飙升,是市场对其资产注入的炒作。但如今注资方案已出,其对日照港业绩增厚作用并不明显,日照港股价相对较高,投资者还应谨慎对待。”

    谁在抛售日照港?

    去年权证融资失败后,日照港2月17日公布总额不超过12.5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发行价不低于4.41元,增发数量为2亿股至3亿股,收购前期因认股权证未能行权而收购失败的西港区二期工程以及建设西港区三期工程。定向增发面向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

    增发方案出台之后,日照港在17日涨停。至18日,日照港成交量骤然放大。

    上证所18日公开数据显示,当天日照港前5家买入席位为5个证券营业部,总计金额0.269亿元;前5家抛售方中前4家均为机构席位,仅这4家总计卖出高达约1.941亿元。如果以日照港股价均价6.54元简单计算,2月 18 日,这4 家机构总计卖出了2967.89万股。

    到底是谁在抛售日照港?

    据日照港2008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其前2位流通股东分别为长城品牌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融通领先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这2只基金分别持有日照港2820.39万股和1566.88万股,且被套已有1年之久。

    根据大智慧Topview 数据测算,长城品牌优选于去年 1 季度建仓1114.31万股后,在去年8月和9月加仓240万股,最终成本价摊薄至每股14元附近;融通领先于去年前3季度分批建仓日照港总计357.71 万股、349.84万股和473.16万股,成本价累计摊薄至约13元。去年9月23日,日照港中期分配方案进行股权登记,长城品牌和融通领先因继续持股从而获得10送10机会。在持股数量翻倍的同时,这2只基金成本价减半,前者持股成本价降至7元以下,后者持股成本也降到6.5元。

    2月18 日,日照港盘中最高为6.84元,最终收盘于6.62元,日照港股价已经逼近长城品牌和融通领先的建仓成本价。

    此外,去年12月,有2只基金——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和基金裕阳,以及3只保险产品和1只QFII曾经抄底日照港,建仓成本价不到4元。如今,这6家机构赚得每股2元的账面价值。

    有私募人士指出,港口股货物装卸量今年将受到大挑战,2009年业绩不会好看,前期抄底的基金和保险机构因持股数额较小,而且目前已有小赚,被套基金也可能承认小幅浮亏成既定现实,面对反弹行情尾声渐近,上述机构很容易获利了结。

    增发方案未获机构认可?

    机构资金大幅抛售日照港,或许显示了机构对日照港增发收购资产一事的态度。

    长城证券分析师宋伟亚认为,日照港泊位接卸堆存能力一直较紧张,外延式扩张是公司既定发展战略。此次公司拟收购的西二期整体净利率水平约在30%,高于目前公司的盈利水平,加上对三期运营的基本预期,预计两者合计可贡献利润约6000万元,假定增发按3亿股计算,该收购对公司2009年业绩不会产生摊薄作用。

    不考虑此次增发的影响,日照港2009年-2010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23元和0.26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倍和24倍,估值相对较高,将其投资评级由“推荐”至“谨慎推荐”。

    “由于西二期目前已由公司租赁经营,业绩增厚部分主要在于租赁费及折旧的差额,考虑到增发带来的股本增厚,我们测算收购对公司EPS(每股收益)几乎没有提升作用。西三期达产后预计可贡献税后利润5719万元,但由于项目建成3年后才能达产,因此短期内对公司业绩贡献也不大。”广发证券交运行业研究员黄永琳表示,并将日照港下调评级至“持有”。

    估值过高,增发方案增厚业绩作用不大,这才引发了机构对日照港的狂抛。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多只基金在去年4季度出逃,日照港股价大跌,才致使日照港权证行权失败。此次机构再次抛售日照港,又将对日照港增发会产生什么影响?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