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淄博]“风能灌溉”滋润丘陵山坡

政府补贴带动新能源下乡

2010-03-30 08:33:00    作者:张海峰 任鸣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风车一转,河水上山,果树自流灌,农民笑开颜”。全县21% 的农户用上了清洁高效低碳的新能源,规模全省第一,估算年可节约标准煤、化肥 700 万吨,为农民节支增收1200多万元。

  本报沂源讯 “风车一转,河水上山,果树自流灌,农民笑开颜”。记者日前在沂源县张家坡镇采访,听到这样的顺口溜。

  张家坡镇境内一条红水河纵贯全镇,当地分四期对红水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拦蓄水总量提升到 200 多万立方米,为两岸提供相对充足的水源。但当地主种的苹果、桃、葡萄等大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腰部,灌溉十分困难,成本也高。这几年,县里经多方论证,开始推广“风能灌溉”。

  “风能灌溉”就是借助风力气压扬水机,利用当地较丰富的风力资源提水灌溉。记者看到,这种设备无需专人管理,只要有风,能不间断地向高位蓄水池扬水,零存整取随时灌溉。节能、省工,经测算,每套设备年可节省燃料费或电费700元左右。

  一台好的风力气压扬水机一般四五千元,蓄水池、管道花费也不少,农民单独承担有困难。当地采取了补贴的办法,方式、额度不一而足,张家坡镇对承建户水池每立方补助1袋水泥,风力提水机每台补助3000元。到去年底全镇农民已建风力提水站100多处,铺设输水管道2 万米,数万亩丘陵旱地浇上了水。

  土门镇土门村种葡萄的农民唐守玉告诉记者,该镇是政府出资安装风车,农户投工投料,目前也新上风车30台,能灌溉1000多亩。徐家庄乡则每台直接补贴4000元,30余台风车把几千米外龙子湖的水引上山。

  沼气、太阳能也是同样,3月27日,走进沂源县大张庄镇南旋村生态示范户吕和元的院内,院子南边从东往西依次是新改造的厕所、猪圈、沼气池、淋浴房、厨房等,美观又实用。他说,现在不是兴“低碳”么,用沼气生气做饭照明节能又环保,沼渣追施果树,产出的果品口感好、价格高,去年仅此增收1万多元。安上太阳能后,冬春不烧炭就有热水,洗澡也更方便。

  县农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按照大村 100 户以上、小村入户率80% 以上,达到“ 一池三改” 的每户300元,“一池五改”的每户500元标准奖励,还统一安装太阳能,县乡村和个人各出一块,这样每户只负担 200元左右。

  目前,该县已建成沼气池 3.5万个,配套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3万平方米,发展风力提水工程 350 多处。全县21% 的农户用上了清洁高效低碳的新能源,规模全省第一,估算年可节约标准煤、化肥 700 万吨,为农民节支增收1200多万元。

任妍晖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