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德州]夏津,12万亩森林变身负碳经济

2010-07-30 09:25:00    作者:李文明 张宇鸿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夏津县旅游局局长、夏津黄河故道景区开发管理处主任王家国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公园里的树木花草。王家国说,夏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周边 300 公里内有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郑州、邯郸、 邢台、 聊城等众多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工业化起步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夏津县依托森林资源打造绿色产业,做足森林、低碳的文章,获得重要发展。

  独拥中国最大平原森林

  7月酷暑,大地如火。记者从济南出发,跨越黄河,踏上青银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约100公里,下了高速再行约5公里来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进了公园,我们便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修长秀美的旅游道路婉约地穿行在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中。

  “这儿共有各类成片的树林数十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是杂果林,有1000多亩。"夏津县旅游局局长、夏津黄河故道景区开发管理处主任王家国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公园里的树木花草。

  这儿位于夏津县东北 10公里处,是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遗留下的一个狭长地带。因这里“地半沙滩,不宜稼禾",当地居民便种植果木,封沙造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面积 12.8万亩,拥有 55 科、 117 属、 210种 300 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61.8% 的超大森林,其中有年过百年至千年的古树3万多棵。

  车行数公里后,我们来到该森林公园最富价值的园子—颐寿园。走下车子,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一洗全身的燥热。

  王家国介绍,这片森林面积有千余亩,全是百年以上的古椹树,是我国最大的古椹树群,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有3000余株。椹果早在 2000多年前就被进贡到皇宫之中,成为皇帝御用的补品,当时就被称为“民间圣果"。当地人因为久食椹果,年寿逾增。据调查,仅西闫一村800 人口中,高寿老人达9旬者就有8人,达8旬者甚众,所以椹树又被称为“颐寿树"。

  建造华北城市后花园

  2007年,夏津县新任县委书记杨同军走进黄河故道。弯曲如龙的椹树、两人合抱不过来的柿树、饱经风霜的沙果树……两万多棵百岁以上的各种果树,看得杨同军心潮难平:这些树木是一笔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好了就是巨大的财富。于是,一场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打造没有污染、没有碳排放的绿色经济的运动在这里展开。

  他们请中国旅游规划院、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省人文与自然设计院共同编制了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利用森林公园的一部分资源,建设一带两区十园。

  王家国说,夏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周边 300 公里内有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郑州、邯郸、 邢台、 聊城等众多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已具雏形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已经受到众多游人的青睐。今年5月16日至6月16日,夏津县依托该公园举办了椹果文化采摘节,短短一个月就吸引游客30万人次。

  “以林为本”建设负碳产业链

  时近中午,我们在“颐寿园”内的一组木墩旁坐下休息。王家国顺手折下几个宽厚的椹叶放到地面上说,椹叶能驱虫。果然,那些苍蝇纷纷远走高飞。借着这个由头,王家国讲起了森林公园的“生意经”。

  他介绍,椹果、椹叶富含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和多种维生素及铁、 钙、 锌等矿物元素。 能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对乌发有特效。

  “这些正是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我们将在现有椹树的基础上,扩大椹树的种植面积。"他告诉记者,2008年已经引进天津客商与德国卡洛斯酒业公司合作建设了椹果酿酒企业,去年加工椹果600余吨,产酒200吨。

  实际上,依托 12万亩森林的旅游建设开发,已经迅速成为该县经济的一支劲旅。2009年,共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6亿元。不仅如此,绿色旅游还带来了第一、三产业的大发展。

  位于杏坞园的前屯村褚平福一家有50多棵古椹树,今年椹果收入突破3 万元。香梨采摘节让以前上秤卖的香梨变成了论个儿卖。卖椹叶枕的村民田吉福高兴地说:“椹叶枕卖到了 160元/对,光这一批俺就赚了 5000多元。"

  “从5月16日椹果采摘节开幕到 7月初,40 多天的时间,饭店的营业额比平时高出30% 。尤其是周末,我们饭店 20桌都是爆满。"夏津县宋楼镇顺天德饭店的经理感慨不已。不仅顺天德,该县20多家规模较大的饭店都经历了类似“幸福的烦恼"。

  黄河故道的生态旅游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客商。夏津县招商办主任王和年介绍,继成功引进卡洛斯果酒项目后,今年又与山农大食品科学院合作,对椹果系列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还和汇源果汁达成了初步意向,开发小杂果果汁系列。

  今年3月份,该县又吸引投资 7.6 亿元和5.8亿元,建设温泉度假村、大云寺、森林游乐园和大型生态旅游观光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一条龙服务,拉长旅游产业链。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 730 千克的氧气。夏津12.8万亩的森林公园,每天就可以消耗8500吨二氧化碳。“依托森林的旅游是负碳经济,这为夏津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王家国自豪地说。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