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综合]山东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

2010-10-08 08:45:00    作者:李梦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省委九届十次全委会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后,一场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奋力突破的"转调"攻坚战在齐鲁大地全面打响。可以预见,一幕幕恢弘的产业“ 转调”大戏纷呈上演,必将“调”出山东产业发展新空间,“转”出山东产业增长新动力,重构山东经济竞争新实力。

  ◆编者按

  省委九届十次全委会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后,一场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奋力突破的"转调"攻坚战在齐鲁大地全面打响。传统产业高端提升、新兴产业培植壮大、统筹城乡一体布局、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全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鼓点催人奋进,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有声有色。

  在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会召开前夕,大众报业集团所属8家主要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分赴全省各地,访企业,看项目,探亮点,听民声。自今日起,本报推出"亮点探访"系列报道,挖掘各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作、新探索、好经验、好做法,再现各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壮美画卷。我们相信,一幕幕产业"转调"大戏的纷呈上演,必将"调"出山东产业发展新空间,"转"出山东经济发展新优势。

  □ 本报记者 李梦 袁涛

  打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力促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转型升级是关键。深入全省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各地找准“转调”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培植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不遗余力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从“低”到“高”,由“大”到“强”,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品牌化、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之路,带动全省经济迈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新轨道。

  高端提升:传统产业再爆活力

  桓台县石膏生产工人罗章伟依然记得,1年前他所在的石膏生产场地斑驳陆离,粉尘飞扬,1年后的 9月25日,他身穿白大褂走进了淄博嘉泽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试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介绍,淄博嘉泽纳米材料公司是国家863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膜分散技术,将一般属性的石膏变成了纳米级材料,成为可参与下游产品反应与合成的新材料,产品附加值由每吨三四百元变成了上万元。

  普通石膏摇身变作纳米新材料,是山东老工业基地淄博改造传统产业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在淄博市的工业产业体系中,传统工业占比高达80%以上。市委书记刘慧晏认为,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的区别,并不决定于产业属性,而体现在工艺水平、技术标准和设备的先进性上。

  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从2007 年开始,淄博市每年投入300亿元以上,大力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全方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将材料、机电、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提升了一遍”。今年,仅高分子材料、陶瓷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节能新材料等产业,销售收入可突破 1500 亿元,淄博由此成为国家级“新材料之都”。

  无论材料产业之于淄博、石油化工之于东营、煤炭工业之于济宁,还是临港产业之于日照、商贸物流之于临沂、文化旅游之于泰安……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如何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再造产业新优势,皆为各市谋篇布局的发力点和侧重点。

  在我省的传统产业体系中,纺织、造纸、化工、家电、 原材料加工业等占比大,附加值低,竞争乏力,是“转调”和振兴的重中之重。以纺织工业为例,落后产能占了90%还多。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振兴中,济南市依托“宏业”“元首”等纺织品牌,培育壮大了商河纺织产业基地和济阳服装产业基地;德州市夏津、陵县、禹城、乐陵县建设了四个精纺产业集群;济宁市甚至打造起国家级纺织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如意纺”产业示范基地。据省纺织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省纺织行业9个子行业全部盈利,产销量达到 98.7%以上,可以说重塑了一个纺织产品新体系。

  高点布局:新兴产业潮涌齐鲁

  9 个月前,坐落于微山县的山东润峰集团1兆瓦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的消息,上了央视新闻联播。9个月后的 9月10日,力诺集团 1.6 兆瓦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新闻,却只能刊登在当地媒体的版面上。两则被业内津津乐道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不到1年,我省招引大唐、华能、华电、国电、国家电网公司、神华集团等能源巨头,在3000公里海岸线上布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并在济南、潍坊、济宁、聊城、菏泽、临沂等布局光伏产业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同时,还安排12 亿元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成投产风力发电装机8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50万千瓦、开工建设海洋核电一期工程,全方位拉开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框架。

  依托区位、资源优势,青岛市从科技创新切入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借助一种寡糖分子技术,成功开发了8种海洋新药,用于抗病毒、心血管病、抗肿瘤活性、抗糖尿病活性等领域,待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形成几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产值,带领中国海洋药物研发生产进入国际前沿。

  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浪潮集团,近日研制出国内首台 32路大型高端服务器,成为“云计算”的核心设备,将引领我国企业集团管控和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东营市通过与美国休斯敦市的战略合作,高起点进军石油装备制造业,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投资近千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新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我省“转调”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地争抢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记者采访发现,高点起步、科学布局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在齐鲁大地广袤的陆域和海域内,已从过去的星星之火,走向迅猛的燎原之势,带动山东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经济素质整体提升。

  双向互动:“转”“调”大戏精彩纷呈

  在很多人眼里,日照市既荣获联合国人居大奖,又成为山东最大临港产业区,像是一个悖论。但在市长赵效为看来,“产业,绝不意味着污染;宜居,绝不代表产业空洞化。”据了解,日照市承接世界临港产业转移没有走旧的传统产业搬家模式,而是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新趋势,力求走出一条新兴临港产业之路,形成产业结构优、城市环境佳的特色竞争力。

  走马日照临港产业区,记者发现,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既是山东最大的外资造纸项目,也是国内浆纸工厂环保投资最多的项目,其工业用水全处理、零排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既是山东最大的钢铁项目,也是国内技术水准最高的项目,其耗能之低、减排水准之高,皆为国际一流。正是因为发展环境优,产业层次高,近3年间,韩国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中”字号粮油企业等“高、大、外”项目纷纷抢滩,一个绵延百公里海岸线、规模达数千亿元的新生代临港产业区在日照拔地而起。

  在资源型城市枣庄,仅煤炭、水泥就占了整个产业体系的80% ,严重的资源依赖症留给枣庄的是山东最大的矿区塌陷区、山东最大的矿区棚户区、抗风险能力最弱的粗放产业。市委书记刘玉祥介绍,通过“转”卖煤炭资源为发展煤化工业,枣庄市在煤矿废墟上建起了国内产品最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好的煤化工产业链;通过“关、停、转”“五小”企业。目前,枣庄的非煤产业已超过70%。

  不只如此,作为“ 转”的重要措施和总抓手,济宁、威海、烟台、滨州、青岛、东营、潍坊、济南等城市依靠科技创新,借力与借势并举,强力推进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与转化,还催生出大批“行业冠军”,或独霸技术,或抢占份额,或领跑行业。威海市威高集团与 10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合力攻关,成为中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滨州市亚光毛巾不仅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毛巾企业,还将总部搬至纽约第五大道,引领世界纺织业。

  可以预见,一幕幕恢弘的产业“ 转调”大戏纷呈上演,必将“调”出山东产业发展新空间,“转”出山东产业增长新动力,重构山东经济竞争新实力。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