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电力雨夜鏖战首基特高压铁塔基础

2014-10-11 09:18:00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作者:郭栋 崔浩杰
分享到:

小型皮卡车沿着鲁冀边界的漳卫新河向西颠簸行进,河堤上满眼硕果累累的山楂树,挂满“红灯笼”欢度国庆佳节。9月27日上午,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山东段首基基础浇制试点仪式结束后,施工正式开始。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11日电 小型皮卡车沿着鲁冀边界的漳卫新河向西颠簸行进,河堤上满眼硕果累累的山楂树,挂满“红灯笼”欢度国庆佳节。坐在副驾驶上的郭晓晋闷头研究手里的图纸,一遍遍审视着各项数据。

  郭晓晋是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分公司的一名施工队长,10月3日下午,我们跟着他来到锡盟-山东特高压线路8003号铁塔基础浇制现场,这是锡盟-山东线路工程进入山东的第一基铁塔基础,也是该工程山东段基础浇制的试点。

  “刚开始干就碰上下雨,太影响进度了!”车到庆云镇卞家村,在河堤上就可以俯视整个施工现场,面对被混凝土罐车碾压的一片泥泞,郭晓晋无奈地说。“尹哥,你先回去休息,晚上送饭。”他扭头对司机嘱咐道。看来今晚得挑灯夜战了。

  9月27日上午,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山东段首基基础浇制试点仪式结束后,施工正式开始。“当天就要下雨的样子,好歹没下。1号浇制B腿正赶上下雨,今天浇制C腿,看样子还得下。好在我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应对准备。”郭晓晋说。

  C腿的桩孔已经钻好,看上去就像一口满是泥浆的深井。旁边的吊车竖起长臂,提起一个长长的圆柱形钢筋笼子,慢慢地往井里下。“这是在放置C腿的基础外笼,8003号基础的4个桩孔都是深28.8米。”现场施工人员向我们介绍说。

  “老刘,你这F型临时撑筋没必要点焊上,拆除起来多麻烦呀!”郭晓晋对浇制班刘班长说。“开始是用铁丝绑扎的,觉得不稳当,我们再想想办法。”老刘挠挠后脑勺说。

  不到半个小时,基础外笼下放到位。技术员王力赶紧招呼施工人员,在井的中心位置向下一节一节对接一根空心钢管。“这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好奇地问。“灌注桩的浇制原理有点像咱们语文课上学过的‘乌鸦喝水’,乌鸦把石子投到瓶底,把水挤上来。这根导管就像乌鸦的长嘴,直接把混凝土送到桩孔底部,在浇制基础的同时把桩孔里的泥浆顶出来。”王力形象地介绍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忽然,远处传来重型汽车的轰鸣声,第一辆混凝土运输车准时到达。“太好了,咱们算得正好!”郭晓晋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他立即下达了开始浇制的命令。“这一车混凝土大约8到10立方,一根腿需要90多立方,估计得11车。”郭晓晋忙里偷闲向我们介绍说。

  天完全黑了,现场亮起两盏耀眼的探照灯。晚饭送到,大伙儿插空匆匆吃上几口,继续全神贯注地投入战斗。“‘看’浇制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看,而是全面考验能力的活儿。”郭晓晋一边给我们介绍一边指挥施工人员:一会儿抽导管,一会儿测试塌落度,一会儿检查泥浆比重,一会儿做混凝土试块。

  夜已深,凉风一阵紧似一阵。21时许,浇制量终于过半,天空淅淅沥沥地飘起雨来。混凝土施工一旦开始就不能中断,施工人员迅速在桩孔上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遮雨棚,继续施工。

  雨渐渐大了起来,就差最后一车混凝土就可以收工了,意外发生了!进场道路在几十吨重的混凝土罐车反复碾压下,早已不堪重负,最后一辆混凝土罐车陷住了。

  现场每一个人都焦虑万分,郭晓晋皱着眉头,围着罐车看了一圈,喊道:“把挖掘机开过来,把车轮周围的泥全清走!”他接着安排现场人员:“你们几个去准备两辆三轮车,卸下一部分混凝土;吊车师傅注意提导管,别让混凝土堵了导管;其余的人都去抬枕木、运钢板,等挖掘机挖开泥,铺上枕木和钢板。”

  大家领命后分头行动起来,车轮周围的软泥被清除,卸下部分混凝土后,罐车的重量减轻了一些,有了枕木和钢板“垫脚”,罐车重新启动,晃晃悠悠沿着新铺的“专用道路”挪到了桩孔边。

  技术人员擦拭干净经纬仪上的雨水,丝毫不差地下好地脚螺栓,最后一车混凝土顺利浇制完。待技术人员再次复核各项尺寸无误后,郭晓晋对施工人员说:“大家再辛苦一下,等混凝土凝固后,把基础平面抹出来,处理好倒角!”

  当现场所有工作结束,我们冒雨返回施工队驻点时,已是夜里23时。虽然穿着雨衣,但大家早已淋透,浑身泥点子。没有人顾得上洗漱,倒头便进入了梦乡。(郭栋 崔浩杰)

原标题:国网山东电力雨夜鏖战首基特高压铁塔基础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桂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