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旗合个影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聚焦山东乡村儒学现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为进一步探索财政金融扶贫新模式,我省在860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农民自愿参与,资金周转使用,目前资金总规模达到2.4亿元,受益农户累计达到16万户。孙家庄村支书郎丰和介绍,村里原有60户像苏成银这样的贫困户,在圣樵农业的带动下,现在都已基本脱贫。
新闻背景
为进一步探索财政金融扶贫新模式,我省在860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农民自愿参与,资金周转使用,目前资金总规模达到2.4亿元,受益农户累计达到16万户。
我省还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在淄川、临沭、沂源等3个县区开展了以政府担保、财政贴息、小额信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扶贫创新试点。
□ 本报记者 李 檬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孙春晓 张圣虎
10月中旬,鲁南山区已颇具凉意。漫山林果,却又洋溢着丰收之喜。
“我穷了几十年,现在终于脱贫啦!”站在山脚下齐整茂密的猕猴桃种植园里,59岁的苏成银满脸欢畅,感慨不已。
苏成银是淄博市淄川区太和镇孙家庄村民,自己原来的三亩地只能种玉米,除了用作口粮,基本无收入。去年年底,他将两亩地以600元/亩的年租流转给了淄博圣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来农场参与管理,每天工资60元。如今已近一年,掐指一算,收入已然过万。
孙家庄村支书郎丰和介绍,村里原有60户像苏成银这样的贫困户,在圣樵农业的带动下,现在都已基本脱贫。2013年,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以该村为中心流转了5000余亩荒山,主要种植猕猴桃、榛子、葡萄,作为生态观光采摘园,直接间接带动贫困农民600余户。
企业带动扶贫,除了种植,还有养殖。淄川区西河镇节家峪村地处偏远,群山环绕,居民一向贫困。然而,自去年起,在淄川东成藏香猪专业合作社(简称“东成合作社”)的帮助下,这里的家家户户开始养猪。
60岁的该村村民陈克英对记者说。她的独子在外地打工,老两口之前仅靠种地为生。养殖藏香猪,饲料费用少,散养方式也很省心。合作社借给她猪苗、饲料,养大后由合作社售出,扣去还给合作社的成本,每头猪净收入近五千元。
经营主体为何愿意这么做?
“观光采摘园项目,涉及电力、灌溉等设施建设,前期投资多,管理难度大,因而必须由有实力的工商资本牵头。若没有这项扶贫政策,农业贷款很难申请。现在,企业获得了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贫困户获得了流转费用和工资,实现了双赢。”圣樵农业副总经理许纬承说。原来,当地企业与区农工委签订扶贫承诺书后,淄川区农村信用联社对圣樵农业、东成合作社、淄博大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氏黄粉虫合作社四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发放贴息贷款300万元。
金融扶贫的杠杆效应,既撬动了企业、财政资金,也撬动了村民自有资金,让三方力量活起来。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上汶社区村民崔庆华种了7亩苹果树,每年都要购买大量果袋。现金不足,需要赊销,每袋4分钱。
今年5月份,他向村里的互助资金协会递上申请,三天后就拿到了5000元现金,以每袋3分5厘的价格买到了所需果袋。9月苹果丰收,如数还清。“这一下就节省了400多元,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而且与原来比,省去了很多麻烦!”他说。
上汶社区党支书刘久德兼任该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他告诉记者,协会由上级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集资设立,共185户参与,理事会、监事会都由社区村民兼任。目前总资金已达49.6万元,主要用于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
“资金互助社是在试点村建立的非盈利民间组织,可以解决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形象地说,这就相当于村里的小型政策性银行。通过便捷有序的流程,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沂源县财政局副局长郑继光说。
省扶贫办副调研员徐炳天认为,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而金融扶贫则可通过金融杠杆作用,有效放大财政资金效应,让“输血”变为“造血”,从源头上挖掉穷根。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