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成效初显 山东5875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

2016-08-19 15:22:00来源:大众网作者:孔秀 郭威 通讯员 王雅琦

  

    大众网济南讯(记者 孔秀 郭威 通讯员 王雅琦)记者近日从省金融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我省多项金融政策红利陆续释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效初显。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有5875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占纳入改制企业总数的16.75%,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和2016年上半年目标任务。

  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副主任初明锋,政策法规处处长刘晓东,证券与资本市场处处长周苹和省财政厅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宋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分别就我省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意见有关情况、我省规模企业改制情况和政府引导基金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双向发力”增强信贷有效性

  在新闻发布会上,李永健表示,“金改”3年来,山东金融业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提出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

  据省金融办政策法规处处长刘晓东介绍,《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额授信联合管理机制。对贷款余额(贸易型企业授信额)5亿元以上且债权银行3家以上的客户,以及界定额度以下的风险客户,要全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实行分类管理。对违反债权人委员会决议,单方面采取抽贷、断贷、停贷措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和银行业协会可给予同业谴责或同业制裁,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风险的,各市可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特别名单制度。

  省金融办副主任初明锋指出,完善以上机制,重点就在于“双向发力”。首先引导银行业机构针对不同的企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撑。对暂时出现流动性紧张的企业,通过收回再贷、续贷展期、资产置换等手段,帮助企业化解危机。同时,也需要司法机关、公安部门联合发力,切实维护银行信贷权益,防止企业在重组改造中悬空逃废银行债权。

  另外,《意见》提出要完善不动产融资相关服务,并大力发展动产抵(质)押业务,更好发挥股权、农村产权、海洋产权、能源环境等交易市场作用,并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新三板挂牌最高可获补助100万

  据省金融办证券与资本市场处处长周苹介绍,明确纳入改制范围的主要是5年内能够通过规范化改制对接资本市场的企业,最终审核确定全省纳入改制范围的规模企业为35466家,其中工业企业30786家、服务业企业1474家、贸易企业3206家。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有5875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改制,占纳入改制企业总数的16.57%,圆满完成了2015年起,每年改制比例不低于10%的既定目标。

  据了解,用五年时间,实现全省50%以上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是省政府明确的硬任务,为此,全省17市均建立了市级联系会议制度。

  同时,省政府还出台多项政策降低企业改制融资成本。对企业规划化公司制改制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由统计财政按照实际发生额的50%给予补助,单户企业最高补助20万元。对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申请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境外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IPO)且已被正式受理的企业,按照不超过申请募集规模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按照不超过募集资金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单户企业补助资金不低于10万元,不超过100万元;对我省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且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按10万元/户给予一次性补助。

  政府引导基金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据省财政厅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宋杰介绍,为了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我省产业投资领域,给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目前省级已设立19只方向不同的引导基金,批准参股设立51号子基金。

  为完善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措施,强化财政、金融的协调联动效应,我省建立了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激励机制。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单项最高投资额度,分别由200万元、5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00万元,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将引导基金项目增值收益的20%让渡给基金管理机构,激励其加大对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拟挂牌获挂牌企业投资,推进我省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对年度投资进度超过80%、60%的参股基金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释放政府效应。

  同时,我省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省财政将在2018年前每年安排政府引导基金5亿元,同时努力争取中央相关基金支持,吸引高水平投资机构来山东发起设立规模在200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郭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