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乡村"靓山东:鲁中崛起"富美皇城"新农村

2016-09-14 10:18:00来源:新华网作者:朱津明

  

  图为9月7日航拍的山东淄博临淄区皇城镇。新华网 朱津明摄

   新华网济南9月12日电(朱津明) “前几年村里道路泥泞的很,树木也没这么多,这几年可好了,修了水泥路,有了很多绿化,空气也清新了不少呢。”聊起村里的变化,小铁佛村77岁村民徐桂春直伸大拇指,高兴地说着。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立足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农业产业实现升级转型,由昔日的粮食大镇转向绿色的蔬菜大镇,进而转向以生态旅游为主线的农业+生态+旅游型富美强镇。全镇50个村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和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镇生活、生产、生态三个环境全域旅游的整建制全覆盖。

   据了解,临淄区有12个乡镇,其中有9个财政收入过亿,而皇城镇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在全区排名倒数第一。但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百姓富裕,拥有蔬菜大棚5万多个,户均3个大棚,是淄博市第一蔬菜大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西红柿之乡”。全镇5.6万人,人均存款达到6万多元,2016年,人均收入预计翻番,提早步入小康生活。 

   从黄土种粮到“绿色富民” 皇城镇坐实鲁中“蔬菜大镇”

   改革开放以来,在倡导“无工不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皇城镇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靠齐鲁石化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小化工等污染企业一拥而上,达到“村村冒烟”的程度。

   但化工企业重污染,高耗能,排放的废水、废气、废碴,污染了环境,影响了群众健康,严重的大气污染,让皇城百姓苦不堪言。

   近年来,皇城镇就消解污染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采取了分类治理的措施,严厉打击了各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全镇共关停取缔58家土小企业,原有的18家化工企业被关闭取缔10家,迁出镇外6家,仅保留3家环保达标的化工企业,至2007年,皇城镇污染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和外迁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但污染企业拆解后,镇财政收入也一落千丈,经济跌入低谷。

   出路在哪里?在于发展绿色经济。随后的几年,皇城镇农民率先创建了大棚蔬菜生产方式,蔬菜大棚一如星星之火,在全镇和相邻的寿光等地形成燎原之势。皇城镇引导并推进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大棚”快速发展,不仅顺应了百姓意愿,更遵循了文明社会绿色发展的主旋律。

   初秋的九月,鲁中大地天气依旧炎热。村村造棚的场景在皇城镇显现,到处可见挖掘机、推土机挖土建棚,工人们扛着大棚支架有序地搬运着,算过帐的许多村庄,纷纷把仅有的小麦全铲了,抢建蔬菜大棚,现场一片繁忙。

   据皇城镇镇长崔国华介绍,“绿色富民”政策和推行的“千棚行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大棚越建越多,蔬菜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5%以上,蔬菜年产量突破30亿公斤,蔬菜年收入达80多亿元,约占农业总收入的90%,实现了由粮食大镇向蔬菜大镇的转变。

   截至目前,皇城镇建起了大小蔬菜合作社70多家、龙头企业30多家、大型农场十几处,6万多个蔬菜大棚,明珠一样散布在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村有园区,户户有大棚,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格局,8万多亩蔬菜大棚年产西红柿、西葫芦等多种蔬菜几十亿公斤,户均三个的“绿色蔬菜大棚”,正辐射并带动全镇50个村、5万多农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郭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