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城镇化“提质加速” 农民进城享同等服务

2016-09-20 09:16:00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寇润涛

  据统计,2012年,山东人口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52.43%,户籍城镇化率41.97%,二者比例居全国第四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陈岩松介绍,实践证明,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是山东新型城镇化的鲜明特色;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山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势所趋。

  举措 新增长清区归德镇等百个示范镇

  在沂蒙革命老区的郯城县李庄镇,连片的工业园、成群结队的工人……让人很难想象几年以前,这里还是片空地,只有零星几户人家。宁波人胡仲强是李庄镇一家饮水机厂的老板,之所以选择到李庄镇投资建厂,就是看中了这里连通鲁西南、苏北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前景。

  李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镇家电产业园和建材产业园已引进项目66个,合同利用外资1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元,吸引了近万名农民工进园工作。

  但是,回想起2011年郯城县决定在李庄镇建设家电产业园的情景,该工作人员无奈地感叹:“太难了!当时缺钱啊……”当时的李庄镇地方财政收入刚过千万元。

  根据李庄镇家电产业园的规划,郯城县财政仅在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就达1亿元。自2011年起,临沂市级财政连续3年为每个重点镇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县区财政按照1∶1配套,用于奖励、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

  李庄镇仅是一个缩影。2012年6月,山东确定100个镇,在发展用地、扩大财权、金融服务、资金扶持、机构设置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政策,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次中心。

  从2012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的示范镇建设专项资金,并要求市、县按不低于省补助资金的规模进行配套。据省住建厅测算,如果每个小城镇平均多吸纳1万人,山东的城镇化率就可以达到60%以上。为扩大示范效应,山东省政府2013年决定,在原有100个示范镇的基础上新增100个。2013年12月14日,省政府确定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等100个镇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第二批示范镇。

  变化 户籍、保障、就业等配套体制也要变

  张秀文家住邹城市太平镇,随着几年前该镇工业项目不断上马,她也从一个庄户人变成了一名按时上下班的打工者。2012年以前,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位农民工,并不是一个“城里人”。

  城里人是什么样的?张秀文记得,小时候父辈经常对她说:“什么时候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就变成城里人了。”后来,她生活的农村盖起了二层小楼,年轻人手里拿的手机也都是各种最新潮的款式,她却仍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村人。

  其实,早在2004年10月,山东省就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张秀文眼中的“城里人”和“农村人”之分,到底在哪儿呢?

  “城里人有养老等保障,以前自己没有,我觉得这是和城里人最大的区别。”张秀文说。而和张秀文有相同感受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

  专家认为,城镇化过程就是把农民变市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进工厂、住楼房,同时还要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2012年,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政府部门在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开始将重点从“城乡分治”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对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进行改革。

  2012年底,张秀文和100多位同事一起加入了城镇养老、医疗等保险。“这才是城里人的感觉。”张秀文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当然,张秀文并不想自己的家乡发展成“交通堵塞、房价高涨”的城市。

  对此,政府部门也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如何发展的问题。山东省住建厅的相关人员认为,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既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比如,过去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如今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

  探索 先建楼后拆迁 要兑现承诺

  就像李庄镇、太平镇一样,“就地就近”已经成为山东城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一个产、城融合的宜居新城。谈到新型城镇化发展,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君师曾说:“怎么建,群众说了算。”

  2013年,新建成的14个社区全部完成了搬迁入住。不过,在这之前,不少居民都曾对这个“搬迁”计划犹豫过,梁如芳(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搬进新楼房倒是好事,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搬之前如果拆了老屋,我们住哪里?盖好的新房能不能兑现?万一我们对新房子不满意怎么办?”在最初得知要建新型农村社区时,梁如芳非常忐忑。

  为此,小梁常去镇政府咨询,每次她都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楼房选址到水费、电费。对此,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也了解到像小梁这样对未来担忧的居民并不在少数。

  于是,临港经济开发区再次向辖区相关部门强调:一定要兑现“先建楼、后拆迁”的承诺。同时,辖区工作人员将走访中听取的居民意见汇总,将居民反映多的建议,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

  除了让居民在新型农村社区“住得下、住得好”,王君师认为:“还得及时解决农民入住新型社区的后顾之忧。”该区团林镇罗家峪村的养殖户罗广忠缺乏专业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能提前察觉市场价格浮动、牲畜生病等突发情况,经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2013年7月,该区农工办的薄夫彬了解到情况后,很快为他联系到高级兽医师,对养殖场的建设规划、疫病防疫、污染防治进行了指导。

  “我的‘心病’好了,让我扩大养殖场规模有了底气。”罗广忠高兴地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山东人口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52.43%,户籍城镇化率41.97%,二者比例居全国省区第四位。

  就目前山东省正在探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陈岩松介绍说,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内涵丰富,需要不断探索,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陈岩松认为,实践证明,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是山东新型城镇化的鲜明特色;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山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势所趋。(记者 寇润涛)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王景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