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春:四方协同促落地 五大经验抓落实

2017-12-24 08:56:00来源:大众网作者:孔秀

  大众网记者 孔秀

  12月23日,由山东省财政厅、菏泽市政府指导,郓城县人民政府、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大众网承办的郓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暨创新发展论坛,在郓城县七星华誉大酒店举行。山东省财政厅金融与国际合作处李学春处长为到场嘉宾详解了山东PPP改革经验与探索。

  “打造项目管理的平台和社会资本的融资平台,这是我们推进PPP工作的两个重要的抓手。”李学春说,打造政府项目管理平台就是把建好项目部作为推广PPP模式重要抓手,由财政和相关部门进行识别认证,分别纳入县市省三级项目库备选。打造社会资本竞争平台,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项目信息,去年省财政厅成功们举办了两次项目推介会,推出了70个项目,这在全国是领先的。

  据李学春介绍,省政府设立了1200亿的PPP发展基金,他们还主动对接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到上海、长沙、成都、香港等地推介山东的项目,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第三方的监管机制,确保了PPP项目在阳光下实施。

  李学春表示,通过推广运营PPP模式,把社会资本引入,再借市场之力,实现了资本、金融、技术的融通融合,改善了公共服务以往由政府划拨资金的单一投资模式,形成了各界共同参与合作共赢良好局面。截止到11月底,签约落地项目206个,其中民营资本参与135个项目,民间资本投资个数占65.5%。

  以往的公共服务都多由政府供给,效率不高,管理粗放,李学春说,通过推广PPP项目,集中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专业机构提供财务、法规咨询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节省了建设成本,提高效率。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签约的项目平均落地周期是6个月,在全国是比较高的,节省项目投资平均成本超过20%。

  强化政府、社会资本、咨询机构、金融机构四方联动,李学春认为咨询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说 PPP涉及到财务、法律、定价等众多方面的事,专业机构是解决这些事情的不二选择,他说,山东的PPP项目发展这么好,落地项目多,和咨询机构在这中间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PPP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资本的流动性相对不高,李学春说,一个PPP项目能否又好又快的落地,是否有市场价值,离不开基金、银行、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从这两年来看,我感觉到PPP更像是政府、基金、银行机构一个接力赛,”李学春解释说,PPP从前期准备到招商,从项目开工到最后完成,需要每一位队员的密切配合,协同联动。

  李学春说,他们在实际的PPP工作中总结出来五个字:准、长、明、实、细。他说,“准”就是山东省在推广PPP的模式中,领域一定要准确,严把PPP项目的入口关,严格限定在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设定的公共服务领域。“长”就是合作期限要长,合同的合作期限只有足够的长,才能更好的激发社会资本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参与方获得合理的利润,坚固公共利益和商业价值,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融合。具体说来,每一个PPP项目的合作期限都不得低于10年,最好的合作期限是20年到30年,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批。

  所谓的“明”就是实施的主体要明晰, PPP项目强调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和社会资本方是平等的主体,要承担起规划、采购监督的行政管理,确保到位、不缺位、不越位。

  “实”,就是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的技术性指标。没有通过物有所值的项目绝对不可以到PPP项目库。这一点山东各级财政部门是严把关,综合运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政府财政能力,防止变相融资,严防保底承诺,有效防范控制财政风险。这样PPP的的合同条款能细则细,因为PPP项目参与者众多,各方的责权利必须要靠合同来约束,不断的规范合同条款,特别是对利益风险共担、毁约等核心条款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各方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孔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