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林家村第一书记宋绍胜的“四有”情怀

2017-04-20 16:3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孔秀

  大众网记者 孔秀

  心中“有”数、脑中“有”路、口中“有”风、脚下“有”根,东营市人防办宋绍胜在派驻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第一书记的两年里,以一个新时期扶贫工作者的“四有”情怀,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两年的党建扶贫工作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从当初“去村里”的人地生疏,到现在“回村里”的满腔热忱。他不忘组织重托,接地气、扎猛子,不负群众信任,敢担当、争一流,使林家村破茧成蝶,由一个落后村,一跃成为全省旅游特色村、全市小龙虾第一村。

  东营市人防办宋绍胜下派到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做第一书记以来,从当初“去村里”的人地生疏,到现在“回村里”的满腔热忱。他不忘组织重托,接地气、扎猛子,不负群众信任,敢担当、争一流,使林家村破茧成蝶,由一个落后村,一跃成为全省旅游特色村、全市小龙虾第一村。

  心中有数 提升支部抓党建

  帮扶工作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必须根据村庄实际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思路。在凝聚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宋绍胜与村“两委”确定了建设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三生三美新林家”的发展目标。

  宋绍胜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牢牢抓住“方向盘”,实施“三带”行动。第一书记带领支部提升,上好“方法课”、讲好“知识课”、完善“制度课”,提高了支部带富奔康的能力;支部带头自己致富,4个支部成员每人建设了一个成熟的致富项目,成为致富能手;支部带动群众脱贫,建设了1处“支部创业基地”,带动成立了4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全村贫困户当年脱贫。

  在宋绍胜的带领下,林家村的发展得到组织认可,支部书记推选为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优秀党支部书记,1名养殖户推选为区政协委员。

  脑中有路 依靠群众促发展

  下派帮扶既“雨中送伞”,也“锦上添花”;既送“酵母”,也送“馒头”,关键是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村庄找准发展路径。

  宋绍胜始终把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靠发展解决问题。针对村庄紧邻麻湾干渠,有莲藕种植基础的特点,发明了生态莲藕龙虾循环养殖模式。引导土地向大户集中,建成3000亩的养殖基地,年产龙虾200吨;注册了“美林塘”商标,打入京津高端市场和蓝海酒店集团;确定了“赏荷花、拍婚纱、吃龙虾、到林家”的总体定位,主打东营市小龙虾第一村招牌,建设了2家农家乐,举办了荷花龙虾节,打响名气,聚集人气,引来财气,年接待游客1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2000万元。依靠荷花、龙虾种养实现了从土地生产到餐桌闭环消费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发展新路径。

  口中有风 集聚资源惠民生

  宋绍胜把转作风作为第一保障,不当“客人”做“主人”,发挥市直干部人脉资源广泛的优势,多协调、多汇报、多请示,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

  老百姓最能体会到谁是“磨刀工”谁是“磨洋工”,宋绍胜深刻体会到只有努力到无能为力,才能把干部形象立起来。在宋绍胜的努力下,林家村取得了全省旅游特色村、好客山东星级农家乐两块金字招牌;生态莲藕龙虾循环养殖基地被确定为东营市区镇三级后续重点培育产业项目;村二支渠确定为麻湾干渠重点建设项目;“五味乡村(土味、趣味、俗味、雅味、情味)”列为重点旅游扶贫项目;东营区确定以林家村为主体实施“荷乡小镇”建设,这些项目将为村庄的后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脚下有根 帮扶群众转作风

  “小乡村是个大课堂。”宋绍胜说,帮扶工作不能“蜻蜓点水”,必须走“土路”,学“土话”,用“土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回应群众关切,做好群众工作。

  宋绍胜长期驻在村庄,坐在群众炕头征求意见,站在村庄街头交流谈心,到达田间地头学习农事,无时无刻都以群众为师。把惠民生作为第一目的,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回应百姓期盼,让群众体会到下派变化,看得见帮扶成果。两年来,为林家村硬化街巷5000米,建设文化广场一处,种植树木1万棵,安装变压器2台。投资30万元,聘请知名机构编制了《林家美丽乡村规划》,对不符合规划的80处1万平方米破旧房屋,群众7天就全部拆除。

  宋绍胜认为,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做,要深刻理解市委组织部“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转作风”的战略部署,这是“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体,在动态中相互协调,互为条件。党建是方向,发展是基础,民生是目的,作风是保障。党建抓好了,发展、民生、作风才能方向正确;发展是民生的基础,没有发展,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条件;民生是发展的目的,离开民生,发展就失去了目标;作风是发展的保障,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干部形象立起来,优势产业建起来,村庄环境好起来,群众日子火起来,干群关系和起来。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孔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