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山东造” ◆拥全国近1/3海洋科研机构
中集来福士钻井平台生产基地鸟瞰图。图右黄色平台是目前在造的“蓝鲸2号”,实现了钻井甲板盒的加强在片体和分段阶段安装焊接、RST指梁基座在地面机加工、烟囱模块整体完工后吊装合龙等方面的新突破。目前已经进入舾装和调试阶段,预计2017年内达到交付状态。
陆海统筹、向海发展,是我省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
伴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由浅海走向深海,我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4月25日、26日,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中集来福士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实地感受海洋经济“挺”进深蓝的步伐。
且看海洋工程超深水领域
首个“交钥匙”工程
4月的海边,清风徐来。站在近50米高的“蓝鲸2号”操作平台,放眼望去,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一片繁忙。
“相比于传统的钻井平台,蓝鲸系列配备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闭环动力系统,两个井心系统同时工作,可提升30%的作业效率。”4月25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二部经理于长江告诉记者,国内首次应用的闭环动力系统能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选择或指定在线运行的发动机,节省10%的燃料消耗并减少排放,大大提高该平台的绿色性能。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获取海洋资源的重要平台,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我省正加快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2月13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在烟台正式命名并交付。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报验点,120万米电缆拉放长度……这些巨大数字足以让人震撼。这也是我国船厂在海洋工程超深水领域的首个“交钥匙”工程。
“蓝鲸1号”钻井平台首次使用100毫米NVF690超厚钢板,在全球率先成功完成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实验。中集来福士成为全球唯一一家通过CTOD实验并具有该类焊接生产能力的企业。在建造过程中,中集来福士首次深度参与平台钻井系统的设计、拆包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等关键环节,完成了大部分的自主设计以及完全的自主建造和钻井调试,成功走通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大包之路。
“‘蓝鲸1号’是我们交付的第九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采用了双钻塔、液压主提升、岩屑回收、超高压井控等大量的新技术。”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晖介绍说,目前在造的“蓝鲸2号”在总结同系列姊妹船的基础上,又实现了项目建造工艺多个重大创新突破,钻井甲板盒的加强在片体和分段阶段安装焊接、RST指梁基座在地面机加工、烟囱模块整体完工后吊装合龙等,目前已经进入舾装和调试阶段,预计2017年内达到交付状态。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张田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