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通讯员 徐少敏)“对于咱这种长期承包土地的种植户来说,对十九大报告印象最深、最为叫好的就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像一颗定心丸一样,让咱能抛开顾虑,放手大干一场!”来自高青县唐坊镇的王泽慧大姐兴奋地告诉笔者。
2014年,在淄博市张店区经商的王泽慧回到“娘家”高青县唐坊镇,成立昌慧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了东曹村700多亩土地,开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试种的200亩中草药丹参喜获收获后,王泽慧将目光瞄上了“浑身是宝”的七叶树。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因为七叶树属于落叶乔木,根大叶茂,生长周期长,栽种五六年以后才开花结果,短时间内根本见不到效益,而整个山东省只有两家公司种植成功。尤其是王泽慧承包的土地到2028年就到期了,到那时如果没法续约,700多亩的七叶树就面临着树苗挪移和成活率的问题。
“车到山前必有路,前怕狼后怕虎的还能干成什么事儿如果现在就认输,怎么对得起跟着咱一块干的父老乡亲?”王泽慧不服输的脾气又上来了,在慎重考虑之后,她力排众议毅然走上了农业转型的创业路。从淄博到泰安再到秦岭,她不断地考察研究和学习技术,购苗、耕地、种植…为解决短期效益问题,她采用了中草药和瓜果蔬菜“混搭”模式逐渐提上日程,社员们在七叶树苗6米行距之间的土地里套种了从省农科院研发的蒙阴大黄桃,又在桃树株距之间套种了板蓝根、油葵、白菜、菜葫芦等中药材和蔬菜,形成了“订单农业”的长效机制。
“苦心人、天不负”。王泽慧带领着群众们迎来了一个个丰收,菜葫芦亩产达到1.8万斤、油葵亩产700斤、板蓝根亩产400多斤…都是通过“订单”的方式,进行精深加工后和出口外销,产品远销至上海、浙江和日本等地。一般油葵种植户都是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晒干后售卖。但王泽慧不这么干,她盯准了油葵榨油胆固醇低的优点,带领着社员们探索着自己榨油,以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油葵亩产在600斤左右,按市场价2块5算,毛收入1亩能达到1000好几,抛弃成本,纯收入每亩能到700、800块钱,这样算下来500亩怎么也得收入三、四十万吧。自己榨油收入就更高了!”在基地干活的贫困群众王克明大哥给笔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当初家人顾虑的七叶树成活率问题,随着时间增长,长势也越来越好,这也让王泽慧内心宽慰不少。
“现在国家出了新的政策,咱心里真的比谁都高兴,咱这七叶树可存活结果近100年,越往后结的娑罗子越多,价值就越高,有政策在这,到时候咱就有机会继续续约,我就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这路还没开始走,国家就给铺好了。”王泽慧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昌慧合作社现在承包的700亩土地上只是小规模的发展套种经济,也正因为土地规模偏小,所以药厂、加工厂等企业与王泽慧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并不明显,生产经营遇到了瓶颈。现在,承包期继续延长的好政策,让王泽慧和社员们完全打消了顾虑。他们打算在镇党委、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带着周围几个村的群众通过土地代管、包管的方式扩大农业种植规模,加大对黄桃、娑罗子、板蓝根等作物的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种了一辈子地的乡亲们不出村就能赚到比打工更高的收入。
![手机快拍二维码 转发此新闻](http://qr.liantu.com/api.php?el=m&w=100&m=10&logo=http://www.dzwww.com/data/logo/1.gif&text=http://w.dzwww.com/d/16660352.html)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郭威